錢浩把郵件過去時,樂知山正好在吃飯。≧ ≯≯ 因此,十幾分鍾之後,他回到電腦前,才看到錢浩的郵件。
打開郵件,他心下驚奇,暗道:“這麼快,別是糊弄的?”
盡管心裏有這個疑惑,但他還是相信自己的徒弟,戴上眼鏡,仔細瀏覽起來。
“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
可是,一看這開頭,他就不禁為之皺眉。
中華民國,這,虛構的曆史?難道這是篇,而且還是架空曆史的?這倒不是不行,隻是未免太俗,上不了台麵?
在這個世界,清末的時候,太祖趙信推翻清朝,因此並沒有所謂的民國。
雖然有些看不上“架空曆史”這類通俗,但是,他還是埋頭仔細閱讀起來。
讀著,讀著,他不覺沉浸其中。忘了上不了台麵,忘了架空曆史,忘了……什麼都忘了,隻是沉浸文章之中,聚精會神的卒讀。
直至讀到最後一個字,他才抬起頭,感歎道:“明明是虛構的曆史,可是讀起來,我竟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曆史!”
“厲害,厲害啊,唐醉以後必能執壇之牛耳!”
感慨再三,他居然又撿起文章,再次卒讀起來。
一邊讀,一邊咂嘴。
“比興隱喻,嘖嘖,這篇文章出後,肯定能震懾那幫宵。”
樂知山埋頭讀文的時候,錢浩已經又寫好兩篇文章。
而且,都一股腦給蔡子元。
蔡子元收到文章之前,悠哉悠哉;收到文章之後,大為震動。
兩篇文章,一篇白話文,很經典。可是,和另一篇相比,它根本上不得台麵。
另一篇文章,乃是先秦散文,在那個世界,叫做《孟子·公孫醜上》。
單看這名字,就知道他的經典,因為孟子這兩個字。然而,孟子的文章也有好有壞。不過,這篇倒是絕對的經典。
這篇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寫成,繼承並揚了論語的形式。另外,它通篇簡單易懂,不晦澀古奧。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其中的一句話: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雖千萬人,吾往矣!
當蔡子元讀到這句話,整個人血脈噴張,好似可以聞見轟隆激蕩之色。
“反省自己覺得理虧,那麼即使對普通百姓,我難道就不害怕嗎?反省自己覺得理直,縱然麵對千萬人,我也勇往直前。”
過了很久,很久,他才睜大眼睛,翻譯成白話文,並且兀自驚歎。
“的好,得好啊!錢老師這是借此明誌,以證清白。
可惜,真是可惜了!
如果在古代,憑借這樣的文采,錢老師定能成一代文宗!隻是現在,文言式微……”
遺憾了好一會兒,他才收拾心情,聯係錢浩,不必再寫了,有這兩篇文章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