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西廂記這些古典並不差,而且還是地道的中國。
哪一本,都比章曉晴的好。哪一本,錢浩都能拿來用。
可是,錢浩選定西廂記的時候,突然猶豫了。這本好則好矣,甚至還能成為經典,但是讀者能接受嗎?
這不是開玩笑,也不是杞人憂。
這樣的古典盡管經典,可又有多少人喜歡,多少人讀呢?
不比詩詞,若不能讓讀者喜歡,即使一些名家支持,甚至以後成為經典,也都無濟於事了。
想到這裏,錢浩不由苦笑一聲,“得,還得重想……”
眼光放在“古中”不行,那麼隻好放到“今外”了。而且,言情也不行,格局太。
倒是青春,他可以好好想一想。
想到“青春”二字,他的眼睛不由一亮。青春文學可不比言情,其中經典的作品不在少數。
譬如少年維特之煩惱,又或者麥田裏的守望者,都是鼎鼎有名的優秀作品。
並且,它們也不枯燥。
像麥田裏的守望者,看似寫的很淩亂,沒有主線,但其實不是。另外,單是主角的青春故事,就很有代入感。
讀者們不會看不下去。
終於,錢浩有了決斷,決定就在這兩部中選一部。
一番深思之後,他雙手撐著書桌,眼神炙熱的:“麥田裏的守望者,就是你了。時間也差不多了,是時候寫一部經典作品了。”
言罷,他不再話,靜靜的等待下課。
十四分鍾之後,下課鈴響了,他抄起桌子上的書快步離開。
中途,買了一份盒飯。
那花了他五分鍾,加上走路的八分鍾,他一共花了十三分鍾才回到寢室。
回來之後,他又花了半時吃飯,此後便開始埋頭碼字。
《麥田》一書字雖然不多,但也有十六萬。每四千,他都要碼四十。更何況,這本書最好一次性表,否則淩亂的故事,定會使人詬病。
然而,他哪能一就碼完?
他一回來就碼字,馬不停蹄,直到晚上十二點,也不過碼了八千字罷了。
畢竟,另外兩本書,他還得分出時間碼呢。
第二,他並沒有表《麥田》,也沒有上課,而是乘車前往詩詞協會辦公樓。
他已經是會長,協會的事怎麼能不聞不問?
若不是想忘記這茬,昨上午,他恐怕就過去了。
不過還好,今也不算遲。
乘車半點時,他來到詩詞協會辦公樓。
樓不大也不高,普普通通,都不如旁邊幾座。錢浩不覺得詫異,這一塊都是協會辦公樓,而詩詞衰弱,所以連辦公樓都不如其他的。
他也不在意,看一眼便快步走進去。
七拐八拐,他走到會議室,毫不客氣的坐到主席位置。
然後,他也不話,隻是打量著眾人。眾人也不話,老神在在,好似睡著了。
幾個空的位置,錢浩看到,不覺眯起眼睛,問:“怎麼,還有人沒來?”
下麵眾人仍舊不話,或偷偷對視,或瞥著錢浩。
至於馮濤,坐在那裏,耷拉著眼皮。好似這事,和他一點關係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