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童新書,號稱十年磨礪的《姐妹》,一出來就大賣。
當然,這大賣是相對鄭童而言,相對傳統文學而言。對於通俗而言,這本書其實算不得大賣。
但是,這一點並沒有什麼影響。鄭童的影響力,隨著這本書,還是前所未有的增高。
為什麼?
不是因為賣出的數量,而是因為《姐妹》獲得的評價。
在國內,百分之八十的傳統作家,都不約而同的盛讚此書。而其他作家,也有一批人附庸風雅,跟著吹捧這本書。
至於吳學光,直接喊出:“姐妹這書一出,今年國內的各大獎項可以蓋棺定論了。”
言下之意,這本書將橫掃各大獎項。
不止吳學光一個人這麼,很多人都這麼。而且,還有一些作家主動推遲書,公開避開鄭童。
假使隻是這樣,對錢浩而言,情況也還算可以了。
但是,這本書確實還可以,在亞洲都獲得一些好評。比如東瀛的一些作家,又如新加坡的一些作家,都公開讚賞這本書。
可能讚賞的人不算多,但在國內,還是掀起了一陣風暴。
很多人都覺得,在國內火不算什麼,火到國際上才算厲害。而錢浩,在國際上偏偏沒什麼名聲。
於是乎,兩廂對比,網友又找到詰難錢浩的理由了。
“聽這位之前要和鄭老師賭鬥?嗬嗬,這個笑話我可以笑一年。”
“一個網絡寫手,一個世界級作家,你們覺得能比嗎?”
“哈哈,他都比不過章曉晴,還想和鄭童比?”
……
這個時候,吳學光等人倒大度起來。眾人譏諷錢浩,他們卻閉口不談,好像不認識錢浩一樣。
這招倒是高明,利用完就甩一邊,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時間一到,錢浩恐怕自己就完蛋了。
《姐妹》越火,錢浩完蛋的越快。
恰好,這個時候,章曉晴的書也上市了。她的書極其暢銷,連帶著讓這件事更加火爆。
如此,再與鄭童新書好評一結合,頓時將錢浩打落深淵。
這已經不是形容了,也不是誇張,錢浩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別網上了,在網文圈,他的位置都有點動搖。
錢浩這般情況,讓許多人心下暢快。
可惜,他們不知道,不知道《麥田》也開始上市了。
在法國,弗朗斯花了大價錢宣傳。可以這麼,大半法國都知道這書。
如此宣傳之下,書的情況自然轉到國內。
可錢浩名聲掃地,大家都不願意報道。就是報道,也是戲謔罷了,版麵上都看不到。
也是,國內都在報道鄭童、章曉晴,誰還關注過氣的錢浩?
這市場,當真是殘酷。
四月下旬,《麥田裏的守望者》終於在法國率先上架。弗朗斯將讀者定位在年輕,所以書一上架,就有許多學生上書店。
這卻不僅因為宣傳,還因為錢浩《最後一課》的人氣積累。
如果購買,還有《最後一課》的緣由;那麼評論,就完全憑借《麥田》本身。
這一,購買的學生不算少,卻也沒有大火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