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分出一個品牌(6/6)(2 / 2)

對方主動找上門,這種機會可不多得。一旦錯過,下次想要銷售,就更加的困難,會增加許多成本。

王浩安上次要考慮一下,可一直沒給郭繼傑準信。而一些地區的冬季已經接近了,現在再不抓緊時間生產,就要影響銷售。更何況產品運輸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老郭,真的不能在國外開設門店嗎?我覺得還是開門店更合適,這樣可以樹立我們的品牌,方便我們未來正式進軍國際市場。”

賣給那些經銷商,雖然也賺錢,可對品牌塑造沒有好處,甚至將來想要進軍國際市場的時候,會更加的困難。

“這個很困難,但也不是真的不行。隻是他們感興趣的隻有我們的羽絨服,對於我們其他產品,沒有采購的意思。”

“這件事我也請教過我老豆,他的建議是,既然對方隻關注羽絨服,我們可以將羽絨服分出來,創立一個新的品牌。”

“這個新的品牌,一樣可以在我們的門店裏銷售,隻是單獨劃分出來一個區域。而我們未來可以借助這個羽絨服的品牌,銷售我們的休閑服,擴大我們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一旦羽絨服的品牌站住腳了,就可以推廣我們的安傑牌。這樣我們隻需要多安排一個品牌團隊就行了,生產什麼的,還是我們內部協調。但我還是建議,應該繼續增加工廠,或者在原有工廠擴大產能。”

一些工廠的地方沒辦法擴大了,可還有一些工廠,可以收購相鄰的廠房,增加一些縫紉設備就行,同時也要招聘更多的縫紉工人。

王浩安單手支著下巴,分出來一個新的品牌,這倒也不是不行。單做羽絨服,其實也不錯,前世華夏發展最好的服裝品牌,就是波斯登,恰好賣的就是羽絨服,打入瑞士市場之後,在國外的擴張就沒停止過。

為什麼第一站放在瑞士呢,第一個是因為那裏冬季長,第二個是因為那裏經濟環境好,而且還會吸引全球許多人去那裏滑雪,很容易就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大概需要多少錢?”

“什麼?”

“我是創立一個羽絨服的品牌,大概需要增加多少投入。我的建議是,創立新的品牌不停,收購那些經銷商手中的門店也不能停,必須保證我們自營門店數量足夠多,才能保證我們在銷售上擁有最多的話語權。”

“一家新的工廠,最好還是靠海,方便運輸。其他的成本倒是不高,無非就是增加一些人手,增加一些辦公設備、場地的事兒,有幾千萬就足夠了,或者擴大我們在南粵的工廠就行。”

“而且銷售方麵,你不必擔心,郭氏集團在歐洲還是有一定的人脈,肯定不會讓我們的品牌受損。”

郭繼華如今已經開始慢慢的接手郭氏集團的一些權力,如果這時候郭繼華損害了郭繼傑公司的利益,別人會怎麼看他?

哪怕是郭氏集團不賺錢,郭繼華都要保證安傑公司的衣服賣出去,還要賣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