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陳生。”
三人非常明白英雄電影的價值,這個係列項目是夢工廠的絕對核心,重要性超過好萊塢環球影業的西片。
雖然係列電影的投資稱不上世界頂級,但創利能力卻遙遙領先其它作品,漫畫出版、直營店玩具、夢工廠樂園、動畫與電視連續劇、還有即將推廣的遊戲,自84年首部《我和僵屍有個約會》上映以來,係列周邊在不斷衍生,未來肯定會繼續增加新角色,拓展與翻拍將會持續數十年。
夢工廠內部任何一位製片人都想介入超級英雄係列,因為這個係列需要依靠全體製片共同創作與完善,誰的創意被高層采納,那就意味著誰能抓住一條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而且在夢工廠的地位也將不可撼動。
根據周梁叔怡製定的計劃,89與90年會陸續上映《僵屍》、《冒險王》與《黑俠》,等到91年才會啟動群星大戲,陳維雲提前指定製片人,顯然是針對《三國》的獎勵。
但張家振、李錦文、李少偉並不會因此就放鬆壓力,假如《三國》續集票房失利,那麼到手的英雄項目有可能與他們擦身而過。
真起來,他們三個能把《三國》的水準製作這麼高,完全是受益於夢工廠推出的幾部英雄電影,加盟夢工廠之前他們就在反複研究這些片子的賣點,簽到夢工廠之後,管理層又給他們提供了精髓製作的經驗,這才導致了他們的超常發揮。
其實全世界電影公司都在研究夢工廠作品,好萊塢影人最為熱衷,近年他們拍攝的美漫《蝙蝠俠》、《神奇四俠》都有模仿夢工廠的濃烈痕跡,尤其是動作領域,可惜即使他們請了袁合平這批武指,短期內也無法做到有效的東西方文化融合。
真正的商業大片,仍舊是夢工廠領先全球,無論想象力構思、特效運用、整體的觀賞效果,都以夢工廠最賞心悅目與行雲流水。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港片成熟的基礎上,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出口市場,底子本來就好,陳維雲推波助瀾之下,港片開始脫胎國際化,並湧現比原時空更輝煌的局麵。
這晚過後,陳維雲持續留意《三國》動態。
整個十二月份的泛亞檔期,都被這部電影牢牢統治,隨著口碑的持續擴散,影響力呈現風靡之勢,尤其是韓國市場加入放映《三國》的大隊伍之後,票房進一步井噴增長。
韓國觀眾對西片更有興趣,夢工廠管理層判斷《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應該更受歡迎,先於感恩節發行了這部西片,半個月後才上《三國》,結果《三國》後來居上,在韓國開畫第二,就被當地媒體聯合推介,立刻成為輿論焦點。
“除了周瑜和諸葛亮,《三國》還有郭嘉這樣英俊風流、算無遺策的超級謀士啊?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了!”
韓國記者的報道方向與東洋截然不同,他們普遍都在深挖《三國》電影的驚奇素材,
“白馬銀槍趙子龍將軍竟然是公孫瓚的屬下?他不是劉備的第三個結義兄弟嗎?”
“《三國》最強大的武將到底是誰?關羽看上去與呂布不分上下!保衛曹操的那位硬漢典韋似乎比關羽呂布都厲害,他一個人單挑幾百位士兵,斬將如同切西瓜那麼簡單,可惜力竭戰死,續集肯定看不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