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雄和石秀的結交,到二人殺了潘巧雲,歸根到底楊雄是個耳根子軟的人,他腦子就不會轉彎。從楊雄和石秀的這一段描寫,雖然是以楊雄為主線,但是讓人感覺到,作者實際上是處處在寫石秀。
實際上,鮑鴻在讀這段故事的時候就對著楊雄頗為不看好。
或許是很多人看書的時候下意識的會把自己代入進去,但是總不能代入自己是綠帽吧?那自然站石秀的人比較多了。
言歸正傳,這也沒啥好吐槽的,隻是把話說回來,這種人不怎麼適合做主將就是了。
“第二名候選武將《水滸傳》方臘麾下四大元帥之一,“南離大將軍”石寶,石寶武力101(戰力114),統率72,智力65,政治57。”
使一口劈風刀和一顆流星錘,接連擊殺前來征討的梁山軍隊的索超、鄧飛、燕順、鮑旭、馬麟五員將領,還擊敗小溫侯呂方,多次和關勝交手。後烏龍嶺兵敗,石寶怕被俘受辱,於是自刎身亡。
秀州守將段愷對宋江說石寶和鄧元覺是杭州28將中最了的人,關勝得亦感慨刀法不在自己之下。這兩句讚語都是石寶的武力亮點。
但石寶的武力定位中,50餘合敗呂方是關鍵一戰。以本人之見呂方一戰是石寶的汙點戰例。有網友認為呂方的武力有所增長,鄙人不認同,因為水滸中沒有任何證據或者說明呂方的武力得到高人點撥,或者像瓊英那樣得到神人教授。呂方在關勝準備出戰石寶的時候叫道:“兄長少停,看呂方和這[石寶]鬥幾合。”而關勝和宋江不去阻擋,可以說明在關勝和宋江眼中呂方並非去送死,而是有跟石寶敵對的能力。後麵對呂郭二人的夾攻“沒半分漏泄”更是說明石寶的防守滴水不漏,但缺乏進攻以及勝利的跡象。從呂方一戰來看石寶明顯遜於曾塗。
比較一流武將對二流的戰績來看,秦明20餘合敗韓滔、花榮20餘合敗彭杞、王稟10合殺死景德、呼延灼11合敗一丈青,石寶明顯弱於中這些一流武將。殺鄧飛、馬麟、索超、燕順也不在公平單挑狀態下,故不考慮。與其它一流武將相比,石寶也沒有超過20合戰平一流武將的紀錄。三戰關勝卻需要具體分析。
第一戰關勝20回合平手石寶,石寶回馬想用流星錘賺關勝,關勝不中計,也回馬。宋江問關勝不追擊的原因,關勝回答石寶刀法不在自己之下。其實那句“刀法不在關勝之下”隻不過是想宋江解釋為什麼他不去追,這最多隻能說明石寶絕對不是關勝20合可以擊敗的對手,但從宋江還問為什麼不去追趕這句話來看,宋江當時沒看出來石寶是假敗,亦可視為在宋江眼裏關勝對石寶有優勢。退一萬步說,就算前20合雙方完全平手,也不能說明石寶有關勝的水平,因為能夠與關勝20合平手的武將低至強二流,高至超一流,又有什麼理由否認石寶是強二流武將呢?20合平手?30合呢?50合呢?是否還是平手?不得而知。
第二戰10合平石寶,關勝急退純屬為了實施吳用想出來的吸引石寶主力離開杭州城的計策,以方便其餘宋軍乘虛而入,而非關勝不敵石寶。
第三戰石寶的時候,石寶連殺馬燕二將正在追殺宋軍,奪回了烏龍嶺大道,關勝接到命令要重新奪回烏龍嶺大道時,石寶看見關勝就退了,書中明確了一句石寶見是關勝所以退上山,不是看見宋軍,是看見關勝。不戰而退隻有遇見一些自己認為戰不過的人才可能不戰退,古代將領注重士氣,不戰而退除非是對手是自己不能戰勝的,否則即使差不多也拚死一戰。所以從石寶看到關勝而退上山(之前是追殺態勢),也足以證明,關勝實力在石寶之上。
由此觀之,石寶與強一流武將的差距還是有一點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總歸比前麵那些實在了算是不錯的選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