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比少林的每學一路武功要專練一路內功要好的多,也比另一本書中的吸星大法會造成的異種真氣亂撞要好的多。可見北冥神功具有將他人真氣完全吸收控製並安全使用的超強兼容性。
從原文來看:
(段譽)再展帛卷,長卷上源源皆是**畫像,或立或臥,或現前胸,或見後背,人像的麵容都是一般,但或喜或愁,或含情凝眸,或輕嗔薄怒,神情各異。一共有三十六幅圖像,每幅像上均有顏色細線,注明穴道部位及練功法訣。……
(段譽)緩緩展開,將第一圖後的小字看了幾遍。隻小半個時辰,便已依照圖中所示,將‘手太陰肺經’的經脈穴道存想無誤,隻是身上內息全無,自也無法運息通行經脈。跟著便練‘任脈’,……
卷軸中此外諸種經脈修習之法甚多,皆是取人內力的法門,段譽雖然自語寬解,總覺習之有違本性,單是貪多務得,便非好事,當下暫不理會。
(段譽)想想過意不去,就練一練手太陰肺經和任脈,敷衍了事,以求心之所安,至於別的經脈,卻暫行擱在一邊了。
帛卷上所列就是全套北冥神功,由書中可知北冥神功由三十六幅圖像組成。
段譽因為看到這些“都是取人內力的法門,段譽雖然自語寬解,總覺習之有違本性,單是貪多務得,便非好事,當下暫不理會。”
當然,我們在這裏並不否認真善美的價值導向,從而也可以看出他所練僅僅是第一幅圖手太陰肺經的吸功和與之對應的貯功任脈第二幅圖而已,而且還是最根基的兩幅圖,也就是說段譽所練不會超過全套北冥神功的1/18。全套北冥神功的驚人威力可以想象。
上文提到:段譽所練的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中的經脈是手太陰肺經和任脈,按公共的說法,人體經脈是為十二正經(即手之六脈和足之六脈)加上奇經八脈共有二十條經脈,既然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是手太陰肺經和任脈,則可以依此類推其餘圖也是一脈吸功對應其貯功,貯功雖然都是任脈或者督脈,但是與之相對應的經脈既異其運行線路也自然不同,所以二十條經脈除了任督二脈以外都有一圖貯功與之對應,這裏就是18*2=36幅圖,而這十八條經脈的吸功即成那麼任督二脈中與其交會的穴道的吸功也自然練成,已經有了18幅任督二脈的圖了就不必再加贅述。
北冥神功的宗旨是吸人內力為己所用,北冥神功吸人內力並儲存並通過貯功轉化真氣性質為北冥真氣,而完全發揮北冥真氣的威力,這就需要另一套行功法訣——逍遙派內力運用法門,它的性質與普通內功並無不同。
所以總結起來:
北冥神功雖然近戰無敵,但如果敵人的掌力超強,或是發劈空掌,隔空指之類的空襲武功,那估計不等北冥神功將之化解吸收,自身就遍體鱗傷一命嗚呼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充分發揮北冥真氣護體的威力。上文已經說到北冥真氣的防禦力是相當強的,這樣,運用北冥真氣在全身就構成了一個超強的防護罩,配合北冥神功一擋(消除真氣的破壞力)一吸(根本上消除敵人的真氣)完全可以把對手強大的攻擊力消解,還可以同時發動反擊。可見北冥神功構築的防禦攻擊體係絕對超一流。
北冥神功修煉的法門卻不是很容易。書中言道:“(北冥神功)適與各家各派之內功逆其道而行,是以凡曾修習內功之人,務須盡忘己學,專心修習新功,若有絲毫混雜岔亂,則兩功互衝,立時顛狂嘔血,諸脈俱廢,最是凶險不過。文中反複致意,說的都是這個重大關節。段譽從未練過內功,於這最艱難的一關竟可全然不加措意,倒也方便。”
可見要想修煉北冥神功就必須把以前所練的內功全部忘掉,凡是功力高深者早已經將內功練成一種潛意識不論吃飯睡覺都在修煉內功,這潛意識如何去忘?所以難怪蘇星河丁春秋早期都無法得傳北冥神功,這因這個最艱難的一關實在太難。這也就是李秋水等人雖懂北冥神功卻不能自練的原因吧。至於原來的功力可以用貯功轉化為北冥真氣,盡可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