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你要自己的手下跪了也不算事,將軍百戰死,將士十年歸嘛,戰死沙場也算是士兵的歸宿。
那麼最大的問題來了,因為北方鎮守邊疆的士卒沒了,結果是什麼?本來被蒙恬趕走的匈奴又回來了,並且在這塊豐碩肥美的地方休養生息,大肆展。當然,你要正好誕生了冒頓那個雄主也可以,不過要沒有這裏的土壤,哪怕是矛盾雄才偉略也不至於凶殘到那個程度。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14年,命蒙恬率領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蒙恬從榆中沿黃河至陰山構築城塞,連接秦、趙、燕5餘裏舊長城,據陽山逶迤而北,並修築北起九原、南至雲陽的直道,構成了北方漫長的防禦線。蒙恬守北防十餘年,匈奴懾其威猛,不敢再犯。
可以當初蒙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因為扶蘇你不夠擔當而毀於一旦。
冒頓是匈奴頭曼單於之子。當其為太子時,頭曼單於欲立所寵閼氏之子為太子,將冒頓派往月氏為質,隨即兵攻打月氏。月氏惱怒,欲殺冒頓,冒頓聞訊,盜得好馬,逃回匈奴。頭曼單於見其勇壯,乃令其統領萬騎。但冒頓已對頭曼單於不滿,他將所部訓練成絕對服從、忠於自己的部隊,為政變謀位作準備。他製造了一種名鳴鏑的響箭,規定: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出獵時,他射出鳴鏑,隨從有不隨鳴鏑射往同一目標的皆斬。而後,他用鳴鏑射自己的寶馬,左右有不敢射者,也被立斬。進而,他又用鳴鏑射自己的愛妻,左右仍有不敢射者,又被斬殺。後來,他以鳴鏑射頭曼單於的寶馬,左右無一人不射。冒頓知部下絕對忠於自己了。在一次隨父頭曼單於出獵時,冒頓用鳴摘射頭曼,左右皆隨之放箭,射殺頭曼。隨後,冒頓又誅殺後母及異母弟,盡殺異己之大臣,自立為匈奴單於。
冒頓單於繼位後,開始對外擴張。在大敗東胡王之後,隨即並吞了樓煩、白羊河南王,並收複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漢之朝那、膚施等郡縣。並對漢之燕、代等地進行侵掠。向西進擊月氏,老上單於繼位後,大敗並殺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遷徒。北方及西北一帶的丁零、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後臣服於匈奴。漢朝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鬥。漢初前1年,韓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萬大軍征討,在白登被匈奴冒頓單於4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計逃脫,之後漢朝采納了劉敬的建議,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以漢室宗女嫁與單於,並贈送一定數量的財物以及開放關市準許雙方人民交易。後文、景諸帝也是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然而匈奴仍不滿足,不時出兵侵擾邊界。
你要是李斯、趙高他們老奸巨猾,是壞人,一切責任都是他們的,那不過還是你推卸責任的廢話罷了。人家不是我不努力,實在是敵人太狡猾了,問題是這個前提也是你努力了啊,你丫的努力個毛線了啊。
這隻能,你要按普通人的標準你看他,那他的這些不算事,因為本身老百姓就是逆來順受,甚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類的廢話。
但是你要從政治家、皇儲乃至是皇帝的角度來,你丫的這麼做就是渣渣。
所以,曹老板表示老子壓根看不起他。
“當然,所以我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所代表的那個勢力集團!”鮑鴻擺擺手,“扶蘇這個人重生之後不知道心性如何轉變,能夠成熟起來也就罷了,若是不能夠成熟起來,曆代有的是雄才偉略的秦王,他早晚不過還是與人做嫁衣罷了!”
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孝、惠、武、昭等一代代秦王勵精圖治,南征北戰,曆經千辛萬苦,可以比扶蘇靠譜的還是很多的,要是扶蘇不能夠擔當起這個責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