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1 / 2)

風猶未定,陛下的意思當然指的是西北戰事。

李藎忱渡過大河的時候就收到了西北的戰報,吐穀渾盡起大軍,進攻西北,漢軍各處城池都已被分割包圍,求援信一封接著一封,現在關症巴蜀各地後備鄉兵都已經開始整頓,向前線開拔。

不過地方鄉兵到底沒有辦法和大漢主力戰軍相比,因此解救西北戰局,到底還需要大漢主力戰軍介入。

軍方不得不承認,吐穀渾的確抓住了一個不錯的時機,現在大漢的主力戰軍剛剛結束北伐戰事,多數都疲憊不堪、亟待休整。還好漢軍一直奉行的是精兵政策,至少軍隊撤下來之後休整的時間也比較短,而且大多數軍隊都已經完全和地方生產脫節——當然也是有少部分軍隊所駐紮的地方,農耕人手不足,因此還需要軍隊幫忙,最典型的自然就是奮武軍駐紮的平城。

現在河套的農耕已經逐漸步入正軌,不少從關中前去的移民和奮武軍在草原上收攏的漢人流民以及曾經突厥人掠奪的奴隸之類的構成了河套農耕的主力軍。但是平城一帶到底過於偏遠,在晉陽和雁門關打通之前自然不可能有什麼百姓前去,因此平城外的農耕,幾乎都是奮武軍負責的。

這也是為什麼奮武軍在此次北伐之中充當的角色一直都是偏師,但是軍方建議把奮武軍大將官列在論功行賞的排頭位置上。孤軍轉戰,不僅僅要能夠和敵人戰鬥,還要能夠自食其力以求填飽自己的肚子,奮武軍能夠堅持到現在,縱然沒有攻克雁門關和晉陽的功勞,也配的上大功一件。

不過諸如奮武軍這樣的到底是少數,大多數的軍隊專為作戰而存在,可是即使是這樣,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拉到西北戰場上的。

“陛下,按照太尉府的計劃,當先調動已經折返的禁衛軍,即刻啟程前往西北,同時已經在晉陽的鞏漢軍和鎮林軍,整編之後會同部分奮武軍,直接向西渡過大河前往西北,如果一切順利,則禁衛軍將能夠在一個月之內抵達戰場,而鞏漢軍和鎮林軍也應該能夠在差不多的時間內抵達。”張須陀急忙道。

李藎忱歎息一聲:“西北道路不便,不然的話,援軍何必遲遲?此朕之過也。”

西北之戰開始了也有一段時間了,吐穀渾的進攻愈發猛烈——身為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王國,吐穀渾的兵馬也散落在河西還有青藏高原各處,因此兵馬集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然而吐穀渾這一次很明顯並沒有集結兵馬之後再向大漢的西北諸郡發動進攻,而是幾支精銳部隊率先攻來,顯然也明吐穀渾人同樣著急。

雖然吐穀渾和北周相隔甚遠,但是北周的滅亡也讓他們有一種唇亡齒寒的緊迫感,意圖先發製人也在情理之鄭他們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大漢在西北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

此時的大漢西北戰場,就是溫水中的青蛙,固然一時半會兒還不至於到完全崩潰的地步,但是任何人都不知道兵馬越來越多的吐穀渾,什麼時候就能擊破漢軍的防線。尤其是西北戰場上,漢軍並沒有多少險要可以依憑,隻能扼守武威、金城等祁連山下、長城左近的幾座城池,利用山勢至少可以把敵饒進攻限製在一個方向上,不過城池直麵敵人兵鋒,真正依靠得住的,還是那一道單薄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