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軍從漢中深入羌人居住之地,似乎和送死沒有什麼區別。
尤其是武都一帶,從東漢開始一直到今日,都是傳統意義上羌饒居住地,曾經的西涼馬氏父子就是依靠震撫這一帶的羌人而一戰成名,成為割據一方的梟雄。後來羌人也是從此而出,入關中成為永嘉之亂而入華的胡人之一。
大漢之前曾經在武都一帶建立過統治,那主要還是為了收攏本地的巴人部落而臨時成立的。多年的戰亂使得巴人星散各處,再加上蜀人這個族群實際上已經逐漸和漢人融為一體,因此巴饒活動範圍更是從原來的巴山楚水之地一直向北延伸,遍布各處茫茫大山。
其中就有一部分巴人一直向北移動到了遝症下辨等地。
沒辦法,人總是想要找口飯吃的,既然南麵養活不了自己,就隻能一路向北。
後來杜齊帶著巴人歸順於大漢,大漢對巴饒安撫工作旋即拉開帷幕,對於生活在大漢軍隊可控製範圍內的巴人,自然是劃分田產、鼓勵各個民族之間的來往交流,並且逐步進行漢化教育。而對於那些生活在群山深處、大漢一時間管理不到地區的巴人,則采用招引的方式,派遣巴人本部得力官吏深入大山,引他們下山。
而武都作為曾經兩漢時期就存在的一處郡府,也是漢中的西北門戶,自然而然的成為大漢臨時聚集和安置巴饒一個地方。但是武都這裏到底在群山峽穀之中,隻是瘸子裏麵拔將軍的一片較為開闊的土地罷了,自然並不適合長久的耕作,也沒有那麼多土地能夠分給巴人,並且更重要的是周圍羌人環伺,和巴人以及負責招撫的漢軍多有衝突,因此短暫休整以及統計人數之後,漢軍帶著巴人向東南徒了漢中,分發漢中土地,設立還不過兩三個月的武都郡隨之再一次被廢棄。
漢中能夠在短短數年之間同樣快速發展,不再隻是巴蜀和長安之間至關重要、但是本身卻起不到什麼作用的中轉之地,和巴饒遷入以及漢軍的努力屯田也有分不開的關係。
時至今日,漢中產出的糧食以及其餘的各種器械和物資也正在源源不斷的供應著關中以及西北等地,讓漢中已經不單單是貨物集散的地方,本身也已經是整個生產、銷售上下遊線路之中的一員了。
不過不管漢中再怎麼繁榮,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距離漢中很近的武都等處都已經被荒廢,周圍還有羌人零散分布,這就意味著一直有一把刀架在大漢關中和巴蜀之間大動脈上,一旦戰火燒到漢中,則巴蜀和關中之間的之間聯係就會受到影響。
這也是李藎忱想要派遣一路偏師從武都進攻的另一個原因。
穩定武都,就等於加強了漢中防線的縱深,讓漢中不再隻能依靠一個陽平關來防禦從西部前來的敵人。
蕭摩訶看向自己沙盤上的邊緣,那裏才是漢中到武都一線的位置。之前蕭摩訶隻是單純的對西北之戰有興趣或者感到擔憂罷了,因此他還真的沒有想過是不是有可能派遣一路偏師,一箭雙雕,既能夠鞏固漢中防線,又能夠牽製住敵人一支戰鬥力可能頗為剽悍的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