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1 / 2)

可是蕭摩訶心中的無奈又有幾個人知道?

作為跟在蕭摩訶身邊的人,陳禹也算是經曆過當時蕭摩訶和李藎忱的針鋒相對,當然清楚李藎忱都拿出來了什麼威脅蕭摩訶。

麵對江陵可能受到的威脅,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做出和蕭摩訶一樣的選擇。更何況襄陽城高池深,蕭摩訶為了攻破襄陽已經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繼續堅持下去也就意味著將要付出更多的兵馬傷亡,這是兵員已經越來越少的南陳最不願意看到的,也是不能接受的。

而且蕭摩訶以為李藎忱會在襄陽城下消耗很長的時間,而在這一段時間內,足夠蕭摩訶整頓兵馬、加固城防,甚至還能夠配合朝廷對付有二心的淮東和淮西各路兵馬。

可是事實卻殘酷的打了蕭摩訶的臉,李藎忱用一種誰也沒有想到的方式、更或者是一種嶄新的作戰思路突破了襄陽城。更重要的是李藎忱用的時間太短了,短到當時蕭摩訶甚至還沒有返回江陵。

然而在陳禹看來,任何以現在的既定事實指摘蕭摩訶的都是事後諸葛亮,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無疑蕭摩訶確保後方安全的做法才是最重要的,他不能成為第二個走麥城的關雲長。

可是事已至此,這些也沒有什麼用,不管李藎忱達成的成就有多麼的驚人,當初蕭摩訶主動放棄了進攻襄陽的行動,就應該承擔責任、接受朝廷的質疑。

陳禹在心中為蕭摩訶的忠誠、甚至可以是愚忠感到深深的不值,

顯然相比於現在已經混『亂』不堪、『奸』臣當道的南陳,李藎忱那邊才是蕭摩訶最佳的選擇。

本來李藎忱那邊的幾個年輕人就和蕭摩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甚至蕭世廉是兒子、裴子烈是女婿,李藎忱更算是外戚,因此絕對不會虧待蕭摩訶。更何況李藎忱軍隊呈現出來明顯的年輕化,這讓軍隊在更有鬥誌的另一方麵,顯然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經驗。

因此李藎忱軍中實際上是非常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將的,這也是為什麼李藎忱積極地聯絡淳於量、招降李詢等人,而這下又處在壯年、又有經驗的將領,實際上少之又少,淳於量已經上了年紀,而李詢本身並沒有多少獨領一軍的經驗。

相比之下蕭摩訶實際上才是李藎忱最佳的選擇。

可是現在這條路既然這是大將軍自己的選擇,那自己也沒有什麼好的,所能做的也就隻有緊緊追隨大將軍罷了。

蕭摩訶看著低頭不語的陳禹,心思沉沉。

自己忠誠於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是因為不想辜負武皇帝陳霸先當年的提攜之恩,自己十二歲便征戰於沙場,如果不是武皇帝處處照拂,恐怕早就已經變成沙場上的白骨,埋沒於黃沙之中,這恐怕才是支撐著蕭摩訶堅持下去的動力。

可是武皇帝的恩情畢竟隻限於自己,和後來追隨自己的陳禹他們並沒有什麼關係,自己就這樣讓陳禹以及眾多的將士們這樣追隨自己,是不是未免有些自私?

當真是難走的歧路啊!

也不知道那陳叔堅到了之後,這局麵會不會變得更加無可掌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