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多少前事多少愁(3 / 3)

“衣衫我已經準備好了,昨晚熨燙了掛在衣架上,我去拿。”綠舞忙道。

林覺擺擺手道:“我自己穿就好,你事事都幫我做,我豈不成了廢人一個了麼?去吃早飯,沒你事了。”

……

杭州林氏家族是大周東南數一數二的豪門大族。林氏宗族的曆史可追溯至兩晉時期。林氏祖籍之地本在西晉都城洛陽,林氏先祖林旬之曾效力於司馬氏。待司馬氏奪得天下之後,林旬之以從龍之功得到重用,自此林氏家族開始繁榮興旺。

五胡南下之時,林氏家族被迫南遷,最後輾轉定居於杭州,自此便在杭州紮下了根。之後曆經數朝,林氏家族中人才輩出,入仕者眾,從而奠定了林氏家族東南豪族的地位。

但林氏的繁盛在大唐武帝之時遭受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他們跟錯了人站錯了隊。再加上當時武皇大力打擊世家宗族勢力,最終林氏宗族之中所有在朝為官者被殺的殺貶的貶,並禁止林氏子弟科舉入仕,林氏便就此敗落了下去。他們隻得蟄伏於東南,行商經營,幾代經營,倒也成為了東南巨賈。

但在地位上,商賈之家和出入朝堂左右朝政的宗族之家可是相差著十萬八千裏。所以雖然林氏成為一方巨賈,但在林氏曆代家主心目中,他們的期盼還是能夠重新回歸朝堂,重現昔日林氏的門庭輝煌。

到了本朝之後,林氏家族算是有了出頭之日。本朝著重文治,對世家大族也沒有那麼多的防備之心。林氏幾代家主便開始著力的培養子弟科舉入仕。希望以林氏的雄厚財力鋪路,加上子弟的大批科舉入仕,從而能夠達到林氏回歸朝廷權力核心的局麵。

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什麼詛咒,本朝開國百餘年,林氏子弟也更新了數茬,本應該是已經子弟遍布朝野才是。但現實卻是,立國百年來,林家子弟能夠登堂入室入朝廷為官的不到二三十人。而且大多數仕途坎坷,做的都是不入流的小官,根本難以進入權力的核心。

這怪現象讓曆代家主傷透了腦筋。直到這一代,情形才略有改觀。林家直係兄弟三人中,二老爺林伯年官運亨通,再加上家主林伯庸大力的花了銀子,終於在去年讓林伯年進入了朝廷三司使衙門,執掌了三司衙門所屬三大司之一戶部司的主官。那已經是三司使衙門三名副使之一的高位了。

這一代的家主林伯庸可謂是躊躇滿誌。在他看來,萬事開頭難。二弟已經身居高位,這便意味著林家子弟進入京城各衙門中的機會大增。有二弟林伯年在朝中周旋結交,事情會容易的多。唯一需要督促的一件事便是林家子弟必須要跨過科舉那道門檻。若是無法科考得中,那也是枉然。

本朝重視文治,所以對科考之事格外的嚴苛,入仕的必須是有真才實學的,想花錢買.官可是極難的。一旦被暴露出來,林家便聲譽毀於一旦,已經入仕的林家子弟也將遭受牽連。林伯庸可不傻,他是輕易不肯這麼做的。

也正因如此,林伯庸對家族子弟的訓責極為嚴厲,他需要的林家子弟不管將來和以後都要以林家的利益為重,需要明白自己是林家族人。所以,他不但要督促他們好好的讀書,也擬定了一條規矩,那便是每月的庭訓時間。他要以此強化他們對林氏家族的責任感,對林氏宗族的歸屬感。當然,這麼做也是樹立自己在家族中的權威。無論是誰,無論他們將來做多大的官,無論他們在哪裏,他們在家主麵前都必須畢恭畢敬,不許僭越。

23020/5226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