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溯 源(1 / 2)

“獵熊者”一直是俄羅斯聯邦麾下“烏拉爾聯合重型機械廠”提出的一種概念機型,在研發新型的主戰機械戰鬥裝甲之前,俄羅斯聯邦的機械戰鬥裝甲科研學者們提出許多之前整個人類聯盟都未曾有過的概念,準備在主戰量產機型中掀起一場技術變革的風暴。然而也正是因為顛覆性的概念提出地太多,受到了俄羅斯裝甲科研圈內很多保守派學者的質疑,讓這款革新的機型一直也隻是出於“概念”階段,出廠日期不斷跳票。馬凱看到的《世界戰線》這本專門介紹機械戰鬥裝甲的權威雜誌,也隻是根據“烏拉爾聯合重型機械廠”前期放出的一些極其有限的資料,推想這架機體的數據。因此,“獵熊者”在全人類聯盟機械戰鬥裝甲的愛好者口中甚至有了“幻之名機”的稱號。

僅僅依靠一點前期資料,和雜誌上的推想就確定了這架人型機械戰鬥裝甲就是傳說中的“獵熊者”。若不是文迪心中早就有數,恐怕也未必會相信。不由得對馬凱這小子有些刮目相看了,但又覺得他可能不過是胡亂猜中,有心想試他一試,便故意揶揄道:“你就這麼肯定是‘獵熊者’?這台人型機械戰鬥裝甲上沒有任何的銘牌標示,你要是認錯了怎麼辦?”

正在歡呼雀躍的馬凱愣了一下,接著搖了搖頭,執拗地說:“不會錯的。你看那頭部的獨眼,兩肋粗獷的設計,連機體內部的傳動軸和電纜排線都露出了出來,看似不可思議的暴露設計,但其實在那個角度剛好會被胸前外擴傾斜的護甲片和兩隻手臂擋住,基本上不會受到攻擊。這種機械冷酷的暴力美感,和簡單粗暴的減輕機體重量的方式是俄羅斯聯邦主戰機型‘西伯利亞獵人’的獨家設計,更是他的標誌,一看就是出自這個係列的機型,改都改不了。而這台人型機械戰鬥裝甲是從來沒有在各種資料上出現過,它的塗裝也明顯是新出廠的,並沒有經曆戰火的痕跡。再加上從未有過的超重型機械戰鬥裝甲竟然史無前例地搭載了懸浮突擊係統,隻有還未公布的‘獵熊者’符合這條件!最重要的是……”

“感覺。”文迪聽了馬凱的話,滿意地點了點頭,接口說道:“是那種感覺對不對?”

馬凱先是愣了一下,接著恍然大悟地說:“是啊,文少校,就是這個詞‘感覺’。我一直沒想好怎麼形容,你說的這個詞正好把我心裏想的都表達出來了。”

“感覺”這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如果在外人聽來或許覺得玄之又玄,不可琢磨。但馬凱和文迪這樣沉迷機械戰鬥裝甲的大家來說,卻是一點就明。

馬凱伸出手掌,好像隔著遙遠的距離撫摸著“獵熊者”一樣,說:“第一眼看見它的時候,就明白它就是‘獵熊者’,不會錯的。這種感覺硬要打比方,就好像我們看到一對父子,或是兄弟,不用他們介紹就可看出他們身上有著血緣關係,也不會搞錯他們的長幼關係。機械戰鬥裝甲也一樣,同一個係列的各種機型,就像是有著共同遺傳的大家族成員一樣。老式機型的優點在後來者的新機型上不斷延續和改進,不斷地被放大著,而缺點則被不斷消滅,就好像生命的進化一樣。就算偶爾會出現新不如舊的例外,但遺傳進化的痕跡不會被抹去,失敗的機型就像是進化失敗的後代,雖然不能適應環境,但其實仍然是在進化的路上踏出前進的步伐,隻不過方向走錯而已。這台‘獵熊者’也一樣,它身上富集了‘西伯利亞獵人’係列前作機型的所有優點,又有著自己的閃光之處,毫無疑問是進化的成功者,是一個優秀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