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四名提著‘貢院重地、閑人退步’的燈籠引著諸考生入內。
這一次沒經驗呀,葉春秋沒有當初縣試時的輕車熟路,隻是跟隨著大流,而後便是驗明正身,檢查保書,然後被人引著到山門處去唱名,接著向知府大人行禮。
色太昏暗,即便是四處火光冉冉,葉春秋也隻能對知府遙遙作揖行禮罷了,看不甚清他的麵容,隻是在葉春秋行禮的時候,知府打了個哈欠。
知府他老人家日理萬機,所以才傷了身,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吧,嗯……一定是的。
心裏腹誹了幾句,葉春秋拿著考引,尋了自己的位置。
府試的考棚和縣試不同,縣試隻有一個蜷身之地,而府試卻有一席之地,這是因為府試需要考四,而且還在這裏住宿三夜,所以考棚要大一些,不過也隻是勉強容身而已。
筆墨紙硯都是考場提供,葉春秋不疾不徐,開始研磨。
有了光腦,別的可以偷懶,可是研磨行書還是要練的,當然,經過這麼多時日的‘苦練,葉春秋的字不但端正有力,還有了幾分神韻。
不容易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葉春秋心裏感歎,那麼多辛勤的汗水,在看到成效後,讓葉春秋深感書山有路勤為徑的真諦。
有時候他自己都很難想象,若是沒有光腦,憑借著自己苦讀,想要在江南數十萬考生中脫穎而出,會有多麼困難。
古人的智慧,絕不會比兩世為人的自己要低,何況刻苦用功到極致的人更是不知凡幾。
籲了口氣,葉春秋摒棄了雜念。
用不了多久,便有人舉牌出來。考題放出,色亮了一些,接著這燈火,葉春秋看到了大大的‘道不遠人’四字。
葉春秋倒沒有閑著,大抵搜索了一下釋義,曉得這句話出自《中庸》,原文是: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道就是真理,人要追求真理,就不能脫離人群,穿了,就是不能脫離群眾。
⊥⊥⊥⊥,↓≈ 很簡單的一句話,題目也是中規中矩,這位知府大人倒是夠懶的,直接就出了這麼個題。
葉春秋也隻是笑笑,他現在為難的是,自己到底該用哪一篇文章,光腦之中,搜出的相關八股文多達四十篇之多,因為崇禎年間的時候,一次會試考的就是這個題目,從狀元到三甲的進士,這些文章都有收錄,好吧,反正自己也不識貨,照例拿狀元公的文章就是。
做題對於葉春秋來很輕鬆,可是考試卻是煎熬,他好整以暇地開始作文,等寫完了後,卻發現無所事事,折磨啊,還要等三的時間。
百無聊賴地等待到了夜裏,炎炎夏日,夜裏倒是不冷,蚊蟲卻是不少,考場發放了被褥,比葉春秋想象中要幹淨一些,原本他是不願意蓋被而眠的,卻因為這該死的蚊蟲,不得不將自己捂起來,於是大汗淋漓。
輾轉難眠,一直到了光微亮,這才堪堪睡去,偏偏這裏又不能洗澡,渾身臭烘烘的,用不了多久,銅鑼卻是響起了,緊接著要考的是策論,這東西倒也不難,無非是針砭一下時弊罷了,而寧波靠海,知府大人很實誠,題目也很簡單,就是讓考生們分析海政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