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書山有路勤為徑(1 / 2)

葉春秋無奈,隻好起來,勉強拿著本書,心不在焉的看,可是葉景卻覺得葉春秋這樣讀書不好,督促他朗誦出來。葉春秋隻好高聲朗誦:“子曰:學而時習之……”

葉景又道:“怎麼還在讀論語,你已中了秀才,又是案首,還要背四書嗎?”

呃……

葉春秋看著葉景嚴厲的目光,心裏挺慚愧的,的很對啊,一個中考狀元,背個毛線九九乘法表,他隻好硬著頭皮:“兒子去練字。”

葉景搖頭:“不可,不能總練字,製藝才是關鍵,來,你我之間相互討教吧,你坐下,為父問你,老吾以老,何解?”

葉春秋感覺自己挺逗的,早知如此,還不如讓老爹娶個後娘回來還清淨一些,他忙是心急火燎的去查光腦,片刻功夫,才道:“此句出於《孟子梁惠王》,原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葉景皺眉:“怎麼這樣慢,你既是案首,理應脫口而出才是。”

接著又繼續考較,連續問了七八個問題,葉春秋已經感覺頭大了,腦子像是要抽空一樣,手忙腳亂的搜索。

足足折騰了一上午,葉春秋已不知回答了多少個答案,氣喘籲籲,不過葉景依然還是覺得不滿,等到葉三送了早餐來,這才作罷:“明日繼續考校。先吃飯,待會兒你我父子比試文章。”

葉春秋哦了一聲,早餐很豐盛,甚至有點過了頭,居然不再是鹽菜蘿卜,葉春秋心裏知道,自己這個案首含金量很高,那位二叔還有二嬸不敢胡來了。

或者,自己和他們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他們現在想爭,連資格都沒有。

這便是功名的好處啊,一邊的葉三道:“大老爺,春秋少爺,今兒一大清早,就有許多人來道喜了,都春秋少爺乃是神通,出口成章,將來有大出息的,還奉化縣一個甲子都不曾出一個三元,春秋少爺了不起。”

“那我去看看。”飽受葉景折磨,葉春秋想要溜之大吉。

葉景卻是板著臉:“不許去,好好溫習功課,為父上午還要和你一起共同研習製藝,才是一個秀才,尾巴就翹上去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現在還早著呢,報喜和奉承的人,自然有你大父去招待,你現在要做的,是好好讀書。”

葉春秋沒法子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以此推論,不怕老爹心腸狠,就怕他對自己更狠。一個為了功名對自己都這樣狠的人,做他的兒子可想而知。

好吧,讀書。

父子之間相互‘討教’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獲,除了讓葉春秋對於八股和四書五經有了更深的理解,葉春秋搜索光腦的速度居然更快了,任何刁鑽問題,不需要費時的搜索,便能立即敏銳的察覺到關鍵詞,而後識海之中心念一動,自己要搜尋的東西便立即映入腦海之中,下一刻葉春秋張嘴脫口而出。

而葉景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家兒子的才之處,無論是筆帖詩還是八股文,居然沒一處難倒葉春秋的,他從中的收獲也是不,有時考較葉春秋,葉春秋的回答可謂精辟,反而令他得到了反思,從中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