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著,卻有差役打著牌子,敲著銅鑼來,便見王華乘著步攆,會同幾個南京的名儒和沐休的官員來。
鳴鹿先生一見,忙是走出棚子,朝王華行禮,道:“王大人果然守信,老朽愧不敢當。”
王華隻朝他抿嘴一笑,不置可否的步入棚中。
倒是其他幾個隨來的名儒卻和鳴鹿先生是認得的,少不得親昵幾句:“子川兄別來無恙。”
“哈哈,一切都好,這一次想不到趙賢兄也肯來,實在三生有幸。”
“哦,是王部堂為求公正,便尋我等一道來品鑒。”
他們在這邊敘話,葉春秋也從棚中來,前去拜會剛剛落腳的王華,王華端坐在棚中,沒有什麼,隻是朝他鼓勵式的點點頭。
待所有人都坐定,比試終於開始了,有人敲了銅鑼,開始出文鬥的細則。
曆來南京這兒,都有文鬥,也都在臨仙台舉行,隻是細則都差不多,不過當聽到鳴鹿先生出題,一舉定勝負的時候,所有人都是愕然了。
這葉春秋這樣的托大嗎?他不過是個毛孩子,居然敢任人出題?
任人出題可不是好玩的,因為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任何人都不可能無懈可擊,各自都會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如這葉春秋作的詩詞,大家就很佩服,若是當真比較詩詞,這葉春秋雖然年輕,卻也未必就會落了下風。
而一旦任人出題,這就等於是活生生的把勝券交在人家手裏。
大家便屏住了呼吸,且看看接下來如何。
便見鳴鹿先生施施然出來,而後含笑道:“老夫閑雲野鶴,本不願與人一爭高下,不過葉解元既然高興,老夫奉陪一二,也是無妨,這金陵多少豪傑雅士,今日老夫在此,就獻醜了。”
葉春秋見他裝腔作勢的樣子,心裏隻是想笑,卻隻是出來,朝眾人團團作揖。
葉春秋便對鹿鳴先生道:“既是先生出題,那麼生敢問,先生是要比試詩詞嗎?”
眾人目不轉睛看向鳴鹿先生,都頗有期待,許多人想看看葉春秋還有什麼出眾的詩詞出來。
誰知這鳴鹿先生卻是微笑,搖頭道:“詩詞是旁門左道,偶爾自娛倒也罷了,卻非正途。”
這個觀點,有人認同,也有人鄙夷,詩詞博大精深,是旁門左道,不免是可笑;可話又回來,在這八股文決定命運的當下,詩詞乃是雜學卻也的過去。隻不過更多人認為,能做出好詩詞的人,往往八股文水平極高,若是連八股都做不好,想要做出好的詩詞,隻怕也是笑話。因而這詩詞的水平,卻也可以檢驗真實的學問,隻是這鳴鹿先生不肯,許多人便禁不住噓了起來。
鳴鹿先生臉皮很厚,這詩詞,他是萬萬不會和葉春秋比的,這是自取其辱,葉春秋的那一句人生若隻如初見,就已是非同凡響,自己詩詞倒也過得去,可是填詞造句雖好,卻要想出妙詩來卻是太難,他不會雞蛋碰石頭。
葉春秋莞爾一笑,似乎並不介意鳴鹿先生的耍賴,便又道:“那麼再讓學生來猜一猜,先生要出的題既然不是旁門左道,那麼也理應不會是琴棋書畫咯,自然,若是論琴棋書畫,學生倒是很願意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