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因為不肯屈從於劉瑾,所以寧可舍棄權位,即便被貶至南京也無怨無悔,為了自己的前途,當著下人的麵承認自己是他的門生,這樣的人雖然不是凡入聖,可是在葉春秋心裏,有這樣的恩師,實在是一件再驚喜不過的事。〔網((
看著對他行跪拜禮的葉春秋,王華大悅,起初的時候,他承認葉春秋是自己的弟子,既有報恩,也有權宜之計的意思在,可是看了那篇陋室銘,心中對葉春秋更加喜愛。
這樣的少年,誰會不喜愛呢?他忙是站起,眾目睽睽之下,將葉春秋攙起:“春秋不必多禮,本……”他本想本官,卻猛地醒悟,從今往後,怕是要改口了,便捋須,笑吟吟的道:“來來來,春秋不必多禮。”壓低了聲音,對葉春秋道:“束脩之禮尚且沒送來,便拜了師,不好,不好,明兒和你爹一道上門,師禮卻是要補上。”
葉春秋苦笑不得,忙是訕訕道:“是,是。”
一場文鬥,或許對於尋常人來,沒什麼意思,可是對於今日觀戰的人來,卻是精彩絕倫,因為何陋之有,所以這陋室銘隻怕又要火熱起來,而這時,負責記錄這場文鬥的太白集書辦,已是匆匆回南京了。
必須要快馬加鞭,立即將這一場經過迅的告知王方,而王書商也必須盡快推出第八版,在文鬥傳開之前,將這一場精彩絕倫的文鬥作為太白集新一版的賣點。
葉景此時已是大喜過望,忙是到了王華這兒來拜見,對於他來,贏了鳴鹿先生固然驚喜,可是春秋拜師,才是真正彈冠相慶的事,這可是王華啊,是子的老師,是道德的模範,葉景這時候,也有勢力的一麵,他深知固然葉春秋從王華這兒學不到太多的學問,可是有了王華門生的光環,且不下,隻這江南一地,葉春秋的身價何止高了十倍;更不用,王華為宦多年,曾經也是位高權重,更不知提拔了多少人,更有不少人將他視為自己的楷模,現在這個門生,自然而然能沾不少光。葉春秋若是不中也就罷了,將來一旦高中,這起點,就絕不是尋常人可以比擬,隻怕就算是當今內閣輔的大學士劉健若有兒子高中,起點也大抵就是如此了。
何況,兒子和弟子是不同的,兒子是血親,所以一般朝廷的重臣若有親兒子為官,大多數都不敢明目張膽的提拔;而弟子卻是因為賞識才形成的共同體,這就不必有什麼避嫌了,堂堂王部堂看中的門生,那肯定是大才,重用又有何妨?
帝師的弟子啊。
葉景見禮之後,想到這個,那張本想一本正經的臉上,就禁不住合不攏嘴,好在這時候,王華故意沒有去注意他,使他免了尷尬。
葉春秋葉景陪著王華一道回了南京,王華已是乏了,自然先打道回府,葉春秋因為束脩之禮沒有備足,這時候也不好登門,便拉著差點想要直接上門的老爹與恩師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