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誰可第一(第八更)(1 / 2)

劉健上前,對朱厚照行禮道:“陛下,該點卷了。”

朱厚照看葉春秋沒看出什麼花來,不禁有些失望,感覺有些名不副實啊。

直到聽到劉健的話,才將目光收回,對著幾位閣老點了點頭。

接著,便有宦官上前,先揭開一個錦盒,接著拿出答題,開始搖頭晃腦地念起來:“夫白蓮教者……”

許多人聽著這篇策論,都暗暗點頭,不錯,而這篇試卷的主人則是麵露喜色。

接著便是念第二份、第三份……

念到第九份的時候,這宦官一句:“孟子若曰:人君撫有斯名,得號於推按下,曰上者……”

這是焦黃中的試卷,隻一句孟聖人的話作為開篇,頓時讓人有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無論是幾個閣臣,還是在座的考官,俱都聽的如癡如醉,顯然這是一篇極優秀的佳作,而焦黃中此時麵露微笑,方才的幾篇策論他都聽了,大抵隻算是一般般,水平善乏可陳,而自己的文章,隻看幾個閣老的反應,他便知道,這個狀元,自己已經誌在必得了。

等念到最後一篇,哪宦官拿起一份試卷,徐徐道:“白蓮教何也?且貧且賤……”

念到一半,許多人竊竊私語起來,連劉健等人都錯愕。

這篇策論是誰選的?這樣的策論,居然也能入選?

許多考生也紛紛搖頭,雖然他們大氣不敢出,卻都露出不以為然之色,這是什麼策論?簡直就是笑話,倒不是文法和格式有什麼問題,實在是這策論有點兒不著邊際。

為什麼會有白蓮教,當然是因為教化不彰啊,為什麼教化不彰,當然是因為孔聖人之道還未深入人心,為什麼沒有深入人心,解讀可以不一,但是歸根結底,策論嘛,自然該氣勢開闊一些,要大氣磅礴,裏頭沒有提到三皇五帝,沒有提到孔孟,沒有提到程朱,練太祖皇帝都沒有提,反而隻如何招討,如何分辨白蓮教的好壞,噢,居然還要朝廷了解白蓮教的底細,甚至要熟悉他們的教規,分析為何他們能聚眾,為何會有如此多的信眾……這……簡直就是胡鬧嘛。

就好像大家討論治河,既然到治河,一般策論的標準理應是先從先王愛民開始,先王愛民才會為了保護而治河嘛,然後少不得要一堯舜了,堯舜是治河的老祖宗嘛,之後各自揮,可是如果有人在策論中告訴你,要治河需要多少條石,需要多少民力,又需要如何管理民力,而征調的民力如何如何分配,這顯然就落於下乘了。

也就是,在大多數人聽來,這篇策論,簡直就是垃圾,臭不可聞,分明就是個笑話。

可是卻有一人聽得津津有味,朱厚照抖擻精神,咦……居然和朕的所想的辦法差不多,隻不過他更細致,似乎對白蓮教更為了解,而且解決的方法也比朕的更巧妙一些。

呀……這人是誰?

等宦官念到答題的主人是葉春秋的時候,朱厚照眼眸一亮,他一開始或許隻因為葉春秋沒有魁梧的身材而覺得有些名不副實,可是現在,卻是目光炙熱起來,還是春秋與朕不謀而合啊。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