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盛世之兆(第九更)(1 / 2)

葉景的性子變得很奇怪,他開始不憂心葉春秋在外的事,無論外頭有什麼樣的傳言,他也盡力不會去詢問葉春秋,或許……在他的心底深處,他自覺得葉春秋比他這個做爹的要強,所以雖然偶爾會有憂心,卻更願意減輕葉春秋的心理負擔。

正午和葉景吃了頓飯,葉景絮絮叨叨地了些府上的安排,葉春秋不禁笑了:“爹,你該給我尋個後娘了,否則再這樣下去,爹豈不是要成管家婆了?”

葉景這時候卻是不吭聲了,埋頭吃飯,葉春秋以為他生氣了,也不知什麼好,隻聽葉景突然惆悵地道:“繡娘若是知道我們父子而今過上了這樣的日子,真不知會如何高興。”接著又是默然。

還是一個沉浸在過去而不肯自拔的人啊。

葉春秋心裏搖搖頭,他穿戴一新,接著步行到了翰林院,翰林院這兒已經有了新上任的翰林學士,不過院裏的各個機構暫時卻是各行其是,鄭提學召集了待詔的翰林,免不了要一些入宮的細節和規矩,如何行禮如儀,如何參拜,其實這基本是對葉春秋的,其他人多多少少有過經驗,唯獨葉春秋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盛典。

據上午的時候,子已經告祭了太廟,接著會吃一些茶點,然後便在奉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見,這奉殿就是傳統意義的金鑾殿了,是外朝三大殿之,隻有極重要的場合才會在此召見大臣、使節。

眼看時候差不多了,翰林們已經集結,今兒既不是從午門也不是崇文門入宮,而是由大明門進去。

這大明門乃是紫禁城的正門,一般情況,隻有子才可出入,不過今兒是特旨開大明門準許百官進入,然後大家沿著中軸線直抵奉殿參與朝會。

鄭侍學特意囑咐:“春秋,待會兒跟著老夫,你隻需亦步亦趨就可。”

葉春秋頜,應了下來。

眾人紛紛至大明門,按著各自的衙署和官職站好,葉春秋緊緊地跟在鄭侍學的後麵,等到鍾鼓聲響起,這曆來極少張開的大明門卻是在數十個禁衛的齊心協力下打開了,自這裏眺望,那門洞深處,一座巍峨的大殿浮現在了眼前。

這大明門尤其開闊,足以容納數十人齊頭並進,眾臣魚貫入宮,兩百多大臣擺成了長蛇,各安其位,徐徐而入。

葉春秋官職卑微,隻能在隊末,等一路進入了紫禁城,過了金水橋,便進入了奉殿。

奉殿乃是文皇帝朱棣遷都時所建造,有奉詡運之,又稱之為奉靖難,有為自己洗白的目的,因而這奉殿乃是前朝三大主殿之,最是高大氣派,占地極大,足以容納千人。

以至於兩百多個大臣進入了殿中,依然有一種空曠之感,大殿的兩側已經擺了許多的案子,設了蒲團,隻是這時,眾人都隻能齊聚殿中,垂手等候。

過不多時,朱厚照便一臉頹廢地戴著通冠穿著冕服進來,眾人紛紛行禮,朱厚照升座,環顧四周,似乎想從群臣中搜尋到葉春秋,偏偏今兒人太多,葉春秋的位置又偏僻了一些,不禁覺得有些失望,便隻好道:“嗯,諸卿不必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