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敬畏有益身心(第八更)(1 / 2)

坐在一旁的李東陽卻是突然笑了,道:“劉侍郎,老夫是略知一二的,他終究不是庶吉士。”

李東陽直接一票否決,不是庶吉士,就明他沒有在翰林院裏擔任過職務,而是靠著地方官升任起來的。

翰林入閣,這是傳統,因為庶吉士進入翰林之後,會經曆過許多專業的培訓,無論是進國史館、待詔房或者是詹事府,這些學習的經驗,都和治國平下有關,所以非翰林不入內閣,這是不成文的規矩。

張彩卻是麵無表情地道:“李賢也非翰林。”

李賢乃是英宗時期的內閣大學士,他就不是翰林出身,而且此人入內閣之後,官聲很好,張彩便借此反駁。

李東陽這一次似乎是鐵了心和張彩對著幹,他微微一笑道:“李賢提《正本十策》,雖無翰林之名,卻有翰林之實,敢問侍郎劉璣可有此學識嗎?”

張彩皺了皺眉,一時語塞。

李東陽又道:“吏部右侍郎梁儲,時二十四歲,便應戊戌科會試中會元,殿試二甲第一名。金殿傳臚,入翰林為庶吉士。此後於弘治四年累官至翰林學士,又轉任吏部右侍郎,曾主持過科舉,為人清正,素有官聲,陛下,臣以為梁侍郎可以。”

朱厚照對他們提議的人,大多沒有什麼印象,卻也沒什麼主意。

張彩便笑了:“梁儲是去歲轉任地吏部右侍郎,臣與他也算是同僚,不過他在京察之中,卻多為懈怠,臣以為,此人不宜入閣。”

這張彩和李東陽就好像是卯足了勁,非要拆台不可,雙方你來我往,但凡是任何的提議,大多都予以否決。

朱厚照聽著頭痛,眼看就要到正午,也不見有個適合的人選出來,葉春秋看在眼裏,卻隻關注著劉健,因為自始至終,劉健都沒有言。

時候不早了,朱厚照隻好灰心喪氣地道:“下之大,難道連一個人選都沒有嗎?今日就議到這裏,明日再,朕要用膳了。”

“陛下……”正在這時,劉健終於開口了:“臣有一個人選。”

眾人打起了精神,紛紛聚精會神地看向劉健,畢竟是輔大學士,他的意見本就是舉足輕重。

朱厚照正惱著明日還要繼續為這種事而煩心,現在聽到劉健有人選,不禁急道:“不知是誰?”

劉健淡淡地道:“臣以為,南京吏部尚書王華可以。”

一言既出,滿殿就沒人做聲了。

謝遷和李東陽諸人顯然是認可王華的,對他們來,這至少是最不壞的選擇。

可是此時,張彩的臉色卻是一沉,他猛地感覺到有些不妙了,竟是現自己無法反駁,王華是帝師,你能挑出什麼錯呢,何況無論是資曆還是出身,王華幾乎都是無可挑剔的人選。

想了想,張彩隻能道:“王公?他前幾次致仕,都年紀老邁,體弱多病,臣擔心……”

葉春秋見到了機會,因為他看到了朱厚照鬆了口氣的樣子,這就明朱厚照已經厭煩了,現在隻求有一個各方麵能夠接受的人選就好,而這幾乎等同於是張彩唯一一次否決的機會,張彩隻能用身體來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