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秋看著劉宇,他能感覺到劉宇眼中的震驚。
而事實上,葉春秋出級的時候,可以是所有人都開始將信將疑了。
因為這個收集級的數量,和叛軍的數量是可信的。
葉春秋接著道:“何況叛將,也即是安化王府所敕封的丞相和討賊大將軍人等,都已經擒獲,這些安化王的死黨,足足有三十餘人落網,都是安化王的心腹,而今也在解送京師的路上,叛亂的規模如何,朝廷大可以審問,想必他們會有詳盡的數目。”
“……”
一般的叛亂,若是冒功,大多是將叛賊斬殺殆盡,這即是所謂的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可是葉春秋又添了一筆有力證據。
葉春秋而後輕描淡寫地道:“是非曲直,朝廷大可以令委欽差趕赴寧夏視問,若是下官所言不實,自然會有紕漏和馬腳。中官周東度在寧夏倒行逆施,壓迫諸衛,此次朱寘鐇能夠引這樣大的叛亂正是因為如此。”
葉春秋看了臉色越來越灰敗的劉宇一眼,繼續道:“而下官所奏句句屬實,如若不信,就請朝廷徹查就可以了,大人不經調查,卻在此誇誇其談,坐而論道,這是何意?叛亂生之後,下官與數百將士困守於狼堡,而大人在哪裏?六百壯士堅守了狼堡一日,明知困守下去,遲早死無葬身之地,於是索性夜襲,舍身忘死的夜戰衝殺時,大人又在哪裏?鏖戰了一夜,眾壯士個個筋疲力盡,可我等為了誅殺朱寘鐇,而陷入重圍時,大人何所在?”
葉春秋正色道:“下官反詰大人,非是要誇耀自己的功績,不過是要給效死的將士正名而已,我們舍身忘死,殺入了安化王府,已是力竭,陷入重圍,下官衝入殿中,誅朱寘鐇,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鐵一般的事實,若是大人想要追根問底,請去寧夏,一看便知,何必在此高談闊論呢?”
不是冒功……
至少在劉健和各部尚書看來,又或者是兵部的官員看來,葉春秋所述的那麼多的鐵證,應當就不是冒功了。
冒功的人是不會如此的,也就是,叛軍的規模沒有過於誇大,朱寘鐇確實被葉春秋殺了,寧夏的局勢,現在也已經穩定。
以六百人,竟是襲了十萬人,這……是何等的功績。
還真是聞所未聞,這等於是,寧夏所有的力量統統凝聚在一起,卻被六百鎮國新軍所破,難以想象,鎮國新軍的戰鬥力強到了什麼地步?
還有這葉春秋,這個家夥……還真是個瘋子啊,那奏報裏分明寫著,叛亂生之後,葉春秋在夜裏居然主動出擊,直襲寧夏,在十萬軍中,破了寧夏城不,竟還取了人家上將的級,這個人膽大包,簡直就是瘋子。
劉宇神情中既有錯愕,也有不甘,他原以為,冒功的葉春秋會百般抵賴,然後敷衍過去。沒錯,冒功的人大抵是如此的,你問他,他就開始轉圜,雲裏霧裏的繞圈子,比如夜裏看不甚清,也不知賊軍多少,比如殺得興起,隻知斬殺無數,可是葉春秋不一樣,他一一羅列,而羅列的數目,還有他擒獲的主要叛軍骨幹來幹,這一次叛亂確實很大,而且叛亂確實是在一夜之間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