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鎮國府是個實體的話,那麼這個新出現的實體隨著它的壯大,勢必會成為所有人眼紅耳熱的對象。
之所以引人忌憚,是因為它的特殊結構而已。
這是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體係,完全獨立於朝廷之外,它擁有自己的實業,擁有自己的財源,擁有自己的軍隊,如果非要給這個機構尋一個相似的集團出來,那麼葉春秋隻能用英屬東印度公司和荷屬東印度公司來類比。
沒錯,這就是一個龐大的利益實體,可是這個利益實體現在完全操持在了葉春秋的手裏,這是一件何其可怕的事。
現在還隻是宗室有所顧慮,那麼將來等它壯大之後呢?百官難道不會有顧慮?即便是宮中,難道在它滾雪球一般壯大的時候,不會有所顧慮嗎?
要打消所有人的顧慮,那麼現有的組織結構,顯然是無法解決當下問題的。
葉春秋隻好用一種最原始的股權結構來將所有人容納入這個利益實體中來。
宮中獨占兩成,葉春秋則獨占了三成,另外的五成,除了三成由宗室皇親與勳貴去購買股權之外,最後兩成則讓給了民間。
宮中等於是躺著收錢,保證了內帑之用,而葉春秋的三成,亦保證了葉家在鎮國府中的然地位,至於宗室和皇親,還有勳貴,他們原本是從中得不到任何好處的,可是現在,卻有了一個食利的機會,至於最後這兩成,表麵上是給民間,任其去購買,其實白了,這時代的商多是以官商為主,這些商人的背後,卻是朝中某些特定的人士。
分紅,總是一件愉快的事,畢竟躺著掙錢的買賣,誰也不會有什麼異議。
而真正打消大家顧慮的,是投票權的問題。
按照大家的股比,可以插手鎮國府的事務。
對於獨占兩成股份的子來,就有了隨時幹涉鎮國府的權利,周王這一次突然反轉,也正是因為葉春秋當初留下給他的那封關於鎮國府收益分配股權的信。
想想看,葉春秋不過占了三成而已,也就是,這鎮國府,單單是子和宗室,就幾乎掌控了五成以上的話語權,葉春秋此舉,等於是將鎮國府的權利,拱手讓給了朱家。
這對周王來,絕對是個很大的利好,可以是具有難以拒絕的誘惑,而且葉春秋在私下裏承諾,周王府采購的股權將占據全部股安全的百分之三。
可別看了這百分之三,因為葉春秋已經明言,現在的鎮國府雖是兩百萬的盈餘,可將來還會繼續暴漲,周王府不但有了一份額外的收入,與此同時,這個本來無所事事的宗室藩王,現在卻有了那麼一丁點幹涉鎮國府的權利了。
可是對葉春秋來,他也很滿足於現狀,因為他很明白,這個股權越是分散,獨占三成的葉春秋,其實控製力隻會更強,因為隻要自己不謀反,宮中、宗室和勳貴就不可能團結一致地對葉春秋進行反對,本質上,他們不是鐵板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