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的目光,與班中的葉春秋交錯,他看到葉春秋麵沉如水,反而一副淡定的樣子,不禁搖搖頭。
事情生之後,劉健等師傅第一時間來覲見,要求立即舉行廷議,因為這事兒,不經過廷議根本就無法化解。
可是廷議能做什麼呢?朱厚照也沒有時間再去考究這個問題了,隻能乖乖地坐著。
劉大夏也終於到了,他的身後,是數十個清流禦史,每一個人都是滿臉的憤慨之色,甚至劉大夏的眼眸裏,竟還閃動著淚花,他或許是方才在雪地裏等了太久,所以身子有些僵硬,隻能腳步蹣跚地進來。
當他出現,每一個人都將目光落在他的身上,許多人的眼眸中,依舊帶著崇敬。
在這裏,不知有多少人金榜題名之前,就已經立下誌向,要做劉大夏這樣的人。
更不知多少人將劉太保當做了這個黑暗世界的燈塔。
劉大夏的樣子,則是讓人看得心疼,也激起了更多人對葉春秋的憤慨。
太過份了,當著劉公的麵,居然仗劍殺人,這是誰給你的勇氣?
即便是鎮國公,也不至於如此罔顧王法吧。
劉大夏已經徐徐到了殿中,而後沉默地跪下,朝著朱厚照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
朱厚照早就看穿了劉大夏是個盜名欺世之人,按照朱厚照這性子,自然對他沒有好臉色,反而冷哼一聲。
這一下子,更令殿中的百官嘩然了,陛下怎麼可以如此?
難怪那葉春秋如此膽大包,現在看陛下對劉大夏的態度……
劉公乃是高士啊,更是先帝時的元老,他為朝廷立過多少大功?現在陛下對他的態度,真是讓人生寒。
劉大夏卻並不在乎,而是朗聲道:“陛下,臣腐朽老邁之人,蒙先帝不棄,委托重任,雖據高位,卻未立寸功;而今陛下念臣老邁,準臣乞老,臣今本該是閑雲野鶴之人,理應放歸鄉中,不涉政事,可是今日,老臣鬥膽,卻有一言,懇請陛下念臣行將就木,已到了古稀之年,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聲也悲;懇請陛下,聽老臣一言。”
他出此話時,中途咳嗽了兩次,卻還是努力地用盡了氣力,使人不由生出憐憫之心。
一個已經致仕的人,尚且還願意為朝廷略盡綿薄之力,為社稷而擔憂;反觀自己,身居高位,食君之祿,卻隻能沉默。
殿中不由傳出了許多歎息聲。
朱厚照卻是踟躕著該不該讓他,他朝劉健看了一眼,隻見劉健朝他點了一下頭。
朱厚照隻好道:“劉愛卿但無妨。”
他沒有稱之為劉師傅,而是以愛卿相稱。
態度不言自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