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大功(1 / 2)

不難想象,隻要諸國之中,出現一個霸主,勢必會對諸國進行統一,一個西洋國,自然不值一提,可是數十上百個國家合為一,便成了一個無法忽視的力量。WwW COM

中央王朝是決不允許在自己的南疆,出現一個龐然大物的,若是你自己關起門來,不和他們交往,依照曆史進程,最後西洋一統,不是沒有可能。

而朝貢體係卻是保證了這一點,大明作為上邦,將所有的國全部納入自己的體係之中,大明承諾對所有國家進行保護,即便這時,諸國之中,出現了一個雄主,譬如安南的國力強盛,它想要染指真臘或是暹羅,怕是也絕不敢輕易用兵!

為何?因為安南乃是大明的藩國,暹羅和真臘也是,你若是敢動,就意味著徹底與大明斷絕關係,隨時可能麵臨大明的討伐,甚至大明一聲令下,西洋諸國,既感受到了你的威脅,自然而然,也會協助明軍作戰,安南在西洋之中,固然實力還算強勁,可是在大明與整個西洋諸國的聯合體來,簡直就是螻蟻一般的存在,因此,它即便有著大的野心,怕也隻能乖乖地收起來,否則便是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印度次大6,出現過盛極一時的孔雀王朝和莫臥兒,亞非拉交界出現過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歐羅巴出現過羅馬、法蘭克,可是在西洋,因為這個藩貢體係的存在,這裏永遠是百國林立,而中央王朝卻能以絕對然的實力,成為這裏的共主。

在這裏是如此,在遼東一帶,也使倭國不敢染指朝鮮,甚至連琉球,亦得到了大明的庇護。

也正因為如此,大明王朝無論是何時候,對外的政策,永遠都是以維持這個朝貢體係為根本,隻有維持住了這個體係,大明方能聚精會神,全力防備北麵真正的敵人。

就拿太祖高皇帝的遺訓來,正是因為太祖高皇帝看清了這一點,所以在大誥之中,才對此大費周章地立下了遺訓。

倭國的離心離德,本質上是對朝貢體係的一個巨大打擊,這也是為何,葉春秋飽受非議,許多人借此抨擊的原因。

可是現在……

倭國國王突然出現在這裏,竟是不要臉麵地如此賣力跪舔,大家不禁以為時空錯亂了。

可事實上,今日足利義材的舉動,無疑等同是給了朝中無數人一個定心丸,是大明外交政策上的了不起的勝利,何止是了不起,有了倭國的臣服,便加固了朝貢體係,為大明去除了一塊心病。

可問題在於……

當大家將思緒拉回到最實際的情況之下,幾乎所有人又生出了一個疑竇,這鎮國府水師,不是襲擊了倭國嗎?

既然襲擊了倭國,那這倭國國王不該是痛恨葉春秋,痛恨大明的嗎?更不該是在這殿上好好地告葉春秋和鎮國府的狀的嗎?

終於,有人耐不住了,像是憋了很久,終於爆出來般,氣勢洶洶地道:“敢問殿下……”

足利義材顯得很淡定,看著話之人,對方有些不太禮貌,看起來像是惱羞成怒了,隻聽他道:“我聽,鎮國府水師襲擊了倭國,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