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處,劉健倒是想起了一樁事來,他看著葉春秋,不禁微笑道:“不如老夫來考校考校你,若春秋去了遼東,這樣的事,該如何解決?”
如何解決?
葉春秋倒沒想到劉健在此時有此興致,想了想,微微一笑道:“遼東沃野千裏,實乃我大明糧倉,遼東那樣的地方生了災荒,實在是匪夷所思,按理來,這樣的事是不會生的,來去,還是因為遼東乃是都司所在,人煙稀少,絕大多數乃是軍戶,開墾出來的這麼點兒薄田,一遇災荒,立即折損無數,即便是豐年,也需朝廷從關內調撥錢糧接濟,長此以往,明明這遼東的千裏沃野,非但沒有成為我大明的糧倉,反而成了負擔,若想要根治這個問題,就是吸引百姓出關去,百姓出了關,就會開墾,人口一多,問題也就解決了。Ww W COM”
見葉春秋得很認真,可以看出他並不是隨口而,劉健卻是不由莞爾一笑,葉春秋這家夥,有時候真的很‘真’啊。
大明的政治區域,大抵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布政使司製的行省,另一種則是都司製,其實都司哪裏都有,就看朝廷偏重哪裏了,比如浙江,它既有浙江布政使司也有浙江都司,可是大家習慣於稱呼其為浙江布政使司,而遼東其實也有布政使司和都司,人們卻習慣於稱呼其為遼東都司。
這當然是有其根源的,絕不隻是大家心血來潮,一般稱呼其為布政使司的地方,明這個地方是以教化和施政為主,所以關內的兩京十三省,大多是以文官為領,可是到了遼東、大寧、宣化等地,就全然不一樣了,在這兒,因為他們主要的職責是守衛邊疆,所以教化和行政的功能大大降低,一切的職能,都以軍事為主,地方上的一切,都是圍繞著都司衙門來進行,所以在這裏,實行的是軍事管製,因為如此,所以這裏的人口,絕大多數是軍戶,每一個衛,每一所,都實行的是軍事上的管製,關內的百姓,服役就是修河治水;而都司治下的百姓,服役就是當兵吃糧,或者是修築堡壘。
原本劉健也隻是好奇以葉春秋的才學,會在這件事有何見解,所以才對葉春秋有此一問,可葉春秋提出要遷徙大量人口去遼東,同時要以屯田開墾為主,卻是劉健不禁有些失望了。
劉健倒沒有多什麼,隻是覺得葉春秋固有才幹,可也並不是全才,在劉健看來,葉春秋的建議實在太不切合實際了。
你吸引人口就吸引人口?朝廷固然可以強令百姓遷徙,可是會鬧出多少的亂子呢?現在可不再是大明初年了,太祖洪武高皇帝想要遷徙就遷徙,也不是文皇帝的時候,一道旨意下去,朝廷便開始遷都。
既然如此,你憑什麼就自信的認為百姓們會心甘情願地出關?
更何況,之所以百姓不肯去遼東,隻能讓軍戶們去衛戍,也不是沒有曆史源頭的,那兒畢竟太亂了,部族林立,且不這韃靼人時常入侵,就遼東的大部族數十個,時不時就會生反叛,一旦動亂起來,有多少人頭要落地?出關,對於絕大多數百姓來,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不到了萬不得已,誰願意出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