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總算這騎槍算是定了型號,研究院的第一款騎槍,其實有效射程並不算遠,不過五十至一百步而已,精度比之步槍來,卻也是一般,不過對比眼前的蒙古弓箭,卻依然有壓倒性的優勢,畢竟精度和射程來,蒙古弓雖也可達到一百五十米的距離,可是有效的射程,怕也隻有一半不到,再加上射擊精度而言,顯然不可能和騎槍媲美,而真正碾壓弓箭的,卻是騎槍的射,隻要願意,騎槍可以在一分鍾之內,打出六子彈,且可以在接下來的兩分鍾內,重新裝彈完畢,而弓箭的射,顯然連騎槍的三成都做不到,尤其是在規模的戰鬥中,六子彈,完全可以應付一場短促的戰鬥,就意味著,當蒙古人射出一箭的時候,用騎槍的人就已經射了六次。 Ww WCOM
當然,更大的優勢還在於,一個蒙古的弓手,需要數十年如一日的訓練,最短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徹底熟練地掌握弓箭的技巧,這不但是考驗臂力,還考驗著經驗,可騎槍輕便之餘,任何人都可輕易上手,甚至不需要一個優良體魄的人,拿到步槍之後,玩上幾,就可輕易地上手殺敵了。
第一款步槍,顯然是受限於產量和製造成本折中的結果,結構異常的簡單,不過七八個部件罷了,那轉輪的製造工藝,倒是難了一些,不過以現在鎮國府冶金和模具的水平,卻也不算難。
孫琦今兒也特意趕來這裏看一看這最終的方案,他對騎槍也頗感興趣,因為這是鎮國府第一個民用的武器,以往鎮國府的軍器所幾乎都是賠錢的買賣,一方麵,受限於鎮國新軍的人數規模,所以隻能規模地生產,另一方麵,因為配備的對象是鎮國新軍,隻能是自家人用,所以基本上就是貼錢進去養活著這些軍器所的匠人。
這個情況,到了倭國建立新軍之後,才得到改善,因為一些步槍開始外銷,總算能補貼了一些不足,可是要盈利,卻還是有些遙遠。
直到這騎槍出來,雖對這騎槍隻是有著初步的了解,可對商業已十分敏銳的孫琦,立即就意識到,軍器所就靠這個可以掙錢了。
作為一個算是成功的生意人,孫琦的心裏自然有一把算盤。
若是成本可以盡力做到三兩銀子上下,而兜售的價格,則在九兩銀子左右,最重要的是,子彈的價格不菲,十文一,看上好像是少了,可是隻要你用騎槍,這樣的消耗就要繼續下去,隻要生產子彈的技能一直掌握在鎮國府的手上,那便代表著源源不斷的有銀子入賬。
若是所有的牧人,或者是在關外走動和行商的人都人手配製一柄,這將會是多大的商機?
孫琦對槍械也不是很懂,不過他很在乎這種騎槍和弓箭之間的優勢,因為對於商人來,最好的推銷手段,不在於這玩意如何,他根本沒興致去了解這個,而真正關心的卻是,用什麼方法去服自己的潛在客戶購買這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