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尋常人見到了大頭兵,大多數時候並不會有什麼感覺,因為對於他們來,戰爭和殺戮距離他們的生活實在過於遙遠,外敵不曾見到,反而軍民相處,不免會有摩擦,何況太祖皇帝製定的衛所製,本就導致兵不是兵,農亦非農,是以,軍民之間的矛盾可謂極大。 WwWCOM
可是在這裏,再富裕的人,即便他腰纏萬貫,可是此刻卻也如風中的飄葉。投入這草原之中,也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於是,隻要明白現在自身處境的人,當看著即將奔赴前方守衛他們的新軍,便頓時深深地感到這些新軍成了他們唯一的依靠。
麵對那帶著敬佩和信賴的注目,鎮國新軍生員們沒有嘈雜,甚至連眼睛都沒有半點分神,隻是一如既往地沉默跨步而去。
他們全副武裝,整齊劃一,腰間是鋼壺,是匕,有長劍,手中是步槍,步槍上上了刺刀,刀尖微微上斜,閃爍著非同一般的寒芒,沉寂地在所有的人群跟前走過。
而路旁兩側的人們的情緒,卻是跟這些新軍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人們的情緒終於爆了出來,無數的喝彩聲此起彼伏的響起,猶如衝破雲霄。
巡警們開始出動,大多數巡警,除了招募而來,另一方麵則是一些退役下來的新軍生員,這些人是骨幹,很快便締造了一支巡警的隊伍,人數並不多,五百上下,平時還覺得人手充裕,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很是不足了。
在這刺骨的寒風之中,依然還是有人覺得不安,他們本是逐利而來,人的貪念導致的所謂幸存者偏差,可是當真正示警的牛角號響起,他們方才開始不安。
在麵對人身安全麵前,終究是人最為脆弱的時候。
隻是這時候,一臉肅然的葉春秋卻是出現了,他騎著馬,跟在了新軍生員們之後,徐徐前行。
一件皮襖子,外頭罩著一件棉質的披風,便是葉春秋的全副裝備,隻是腰間,卻依然騎著一柄長劍。
他的出現,卻是惹來了許多的低聲議論。
“鎮國公也去嗎?”
“鎮國公百戰不敗,有他在,就好了。”
人們看到這個年輕的青年,皆是露出了更深的信賴,甚至連不安也漸漸削減了不少。
對這些,葉春秋則是充耳不聞。
事實上,在青龍的外圍,早葉春秋的預先吩咐下,這裏已經挖掘了工事,由三十多個炮台和錯綜複雜的溝塹組成。
這溝塹完全是按照後世的戰壕來進行挖掘,彎彎繞繞,卻如一條護城河,將整個青龍容納其中,主幹的戰壕和延伸出來的支線,還有專門的給養、彈藥庫房,從防水欄到馬刺,再到鐵絲網和地下武器倉庫與指揮所,甚至有些戰壕配備了食堂與地下衛生所要用到的廁所。
這樣的工程,對於青龍來,可謂是兒科,雖然模仿了後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樣式,但是因為這個時代敵人的火力不強,所以葉春秋大大地降低了戰壕的標準,再加上這裏本就是草原,土質鬆軟,倒也不必用什麼水泥去灌澆,隻需加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