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捷報(1 / 2)

這通政司的宦官本就是急著要將急奏送內閣的,可眼下內閣的另外三位閣老已經跟隨太後去了關外,隻剩下了李東陽,李東陽人不在內閣,而事情緊急,所以便送到了這裏來。 Ww WCOM

這奏疏的流程,本該是經過通政司,再送內閣,內閣才再轉送司禮監,可現在劉瑾伸出手,宦官哪裏敢不給,連忙拱著雙手將奏疏遞了去。

劉瑾老神在在地接過了奏疏,漫不經心地看了起來。

這不看還好,一看,劉瑾的身子頓時不由自主地打了個激靈。

劉瑾也不是個沒有見識過大場麵的人,而且經過了數年的磨礪,他早已不再是初入宮那個咋咋呼呼的劉瑾了,恰恰相反,現在的劉瑾早有了一副喜怒不形於色的氣度,隻是……這一封奏疏,卻是令劉瑾固態萌。

劉瑾倒吸一口涼氣,哪裏還有什麼氣度。

而此時,耳邊還能聽到從崇文殿裏傳出某些翰林的高談闊論:“殿下,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鮮也’,近幾年來,朝廷數度變法,先是焦芳治京察,此後又是鎮國公之馬政,數度變法,百姓困苦,臣不得不言……”

“殿下……”

劉瑾繼續埋頭去看奏疏,裏頭則是有一個令劉瑾要嚇尿的捷報。

鎮國府新軍滅數萬韃靼精銳,大捷。陛下親率牧民,奔襲土謝部,毀其巢穴,誅大濟農與其子十三人,各處牧場,遭遇韃靼襲擊,奮起反抗,土謝三萬戶部,幾乎全滅,部中壯丁死傷殆盡,而新軍與牧民的損傷,竟不過數千,真正戰死的,不過千人而已。

馬政……馬政……

這其實還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陛下終於有了音訊了,而且平安無事,甚至還親率牧民誅土謝部……

得到朱厚照平安無事,劉瑾幾乎要淚流滿麵。

陛下,總算還好好地活著。

隻是這一次,是何其大的功勞啊。

馬政的效果已經顯現,顯現即意味著什麼?

劉瑾又是倒吸了一口涼氣,他突然感覺到,一場巨大的變故就在眼前。

這一場風暴已經開始,隻是絕大多數人卻還未察覺。

這些自以為是的蠢貨。

劉瑾忍不住在心裏鄙夷地罵了一句,而他心裏的驚駭,已不知該用什麼來形容了,馬政成與不成,其實反而不重要,重要的是……

陛下率牧民直接奔襲了土謝部,這就使得事情的性質完全變了模樣。

這代表什麼?

代表否定馬政,就是否定陛下的功勞啊。

劉瑾的眼睛,瞬間變幻了無數眼色,他從未有過如此的緊張,而後,他十分心地收起了奏疏。

那通政司的宦官驚愕地看著劉瑾舉動,劉瑾則是不以為然地繼續往前走,等劉瑾離崇文殿走遠了一些的時候,那宦官才意識過來,連忙追上,正要脫口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