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楊慎的性子,事情會演變成怎樣,李東陽幾乎是可以預料的。 Ww W COM
楊慎的父親乃是閣老,而且近來極力反對馬政,得到了不少讀書人的支持,他自己又是狀元,可謂是春風得意。
在這個時候,怎麼會把廠衛放在眼裏呢?
昨日廠衛突然拿人,楊慎這個時候不跳出來,那就真的有鬼了。
李東陽怎麼想這件事,都覺得是有人故意安排好的,似乎是故意要引蛇出洞。
這一邊,陛下揚眉吐氣地回京,從奏疏來看,南人牧馬之政,效果顯著,不但成就了葉春秋,也成就了陛下,陛下這個時候一定是心情歡暢。
而另一邊,一群人居然堵在了大明門,高呼著要反對馬政。
這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李東陽深吸了一口氣,要出事了啊。
能弄出這種事來的,在這裏京師裏,除了劉瑾,還能有誰?
隻是劉瑾……劉瑾為何要這樣做呢?
李東陽有些不明白,劉瑾和葉春秋往日不是誰都看誰不順眼的嗎?
李東陽想了想,他約莫可以想到,劉瑾或許是想和葉春秋重歸於好,所以才決心給葉春秋安排一個大禮,可是他絕不相信劉瑾敢封鎖京師的消息。
陛下找到的時候,肯定會有奏疏送回京師來,可是奏疏呢?即便是劉瑾,也不敢私藏奏疏吧。
那麼……
想到這裏,李東陽不禁打了個愣顫,他終於明白了,單單一個劉瑾,是不足以有這樣的魄力的,可若是劉瑾得到了夏皇後的支持呢?
聯想到太子殿下在筳講時的舉動,若夏皇後在這件事上沒有施加影響,那就真正見鬼了。
李東陽臉色陰晴不定,他是怎麼也料不到,一場風暴早已經開始了,更沒想到,隻因為翰林們反對馬政,引了太子的反彈,就鬧出了這麼多的事。
可是,夏皇後為何要這樣做?
隻是因為袒護葉春秋嗎?這個理由顯然是不充分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夏皇後的心底深處,似乎將鎮國公當做了太子的最後一道保險。
不錯,鎮國公有兵有錢,任何人想要對太子不利,都繞不過葉春秋。
即便有一日,陛下突然駕崩,有人迎立了藩王,那鎮國公也勢必會帶兵勤王,支持太子,這可以是百分百的事。
因為太子與鎮國公太緊密了,這朝中誰不知道,沒有鎮國公就沒有太子?除了當朝太子,任何一個新皇帝,會放心這麼一個實力強勁的人物在關外自立為王嗎?新皇帝信不過鎮國公,鎮國公也不會相信其他任何帝位的人選,所以隻有太子登基,鎮國公才可以高枕無憂。
也正因為如此,鎮國公和夏皇後,乃至現在的太子,可以是共存的關係,任何人失去其中一個,都可能遭致滅頂之災。
支持葉春秋,就是支持太子。
想明白了這些關節,李東陽這時反而舉棋不定起來了。
劉瑾的舉動,是夏皇後要借故敲打一些人,確定鎮國公的權威,或者,確定太子殿下的地位,這……就關係到了儲位的問題了,任何人去阻止這件事,怕是都會成為夏皇後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