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君子之交(1 / 2)

事關到太子殿下的教育問題,葉春秋自是不能怠慢,沉吟一想,便道:“太子殿下能質疑所學的學問,未必是壞事,若是一切都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那麼這太子殿下和尋常的讀書人又有什麼分別呢?太子殿下聰慧得很,陛下應當鼓勵才是。 WwWCOM”

朱厚照便笑道:“朕若是鼓勵,還不知又要鬧出什麼事來呢!起來,朕一直有個疑問,太子質疑,他們就尋朕的麻煩,朕若是質疑,他們還是尋朕的麻煩!朕這個君父做的,真是失敗的很哪,哈哈……”

他雖是笑,可笑中卻帶著無奈。

其實在大多數人的眼裏,子是想什麼就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當初朱厚照還是太子的時候,也是這樣理解,可是自從克繼大統,他越來越深深地感覺到,這根本就是扯淡。

你無論想做什麼,想要什麼,都需要有人來貫徹你的意誌,你下定的任何一個決斷,都需要有一個參考,就以賑災而論,災情生了,皇帝是如何了解災情呢?還不是通過地方的官員!可是如何賑災呢?皇帝每日待在紫禁城,哪裏懂什麼賑災的事,這時候,就需通過內閣了,內閣提出了意見,所有的章程都已經預備好了,皇帝朱批,嗯……自始至終,朱厚照的作用,不過是個朱批而已,因為到底生了什麼,誰來提建議,應該怎麼做,都是內閣和地方官的事。

那麼假若朱厚照聰明絕頂,無所不能,看出了內閣提的建議並不好,他想要按自己的心意來辦,好嘛,那就忤逆他們的意思,自作主張,可問題在於,朱批之後,誰來執行呢?還是各個部堂啊,部堂將皇帝的旨意,貫徹到布政使司,布政使司則貫徹到地方州縣,假若大家都不認同皇帝的決定,欺上瞞下,敷衍了事,那怎麼辦?

肯定有人會想,若是敢欺上瞞下,那自有禦史彈劾。

禦史彈劾倒也是有的,可是禦史又是什麼人呢?他還是官。

這一整套的體製,本質上要維持國家的運轉,皇帝的任務就是這個朱批而已,朱厚照無論想做什麼事,若是聽從建議還好,一旦想要出百官設定的範圍之外,他就寸步難行了。

雖然每一個人見了皇帝都是三呼萬歲,每一個人都懇請陛下聖裁。可事實呢,沒有聖裁,沒有陛下一言而斷,本質上,朱厚照就是一個橡皮圖章,一切……要處置的事,都在不知不覺中按照百官的意誌貫徹。

所以朱厚照對此,是深有感受的。

質疑,很容易,可是質疑之後,想要改,想要貫徹自己認為對的事,那就是難。

此時,朱厚照笑了笑,道:“朕愈地想念大漠了,在大漠裏多自在啊,可是在這裏,每一個人都羨慕朕,可朕卻覺得,自己就是那籠中鳥,一直被困在那富麗堂皇的籠子裏,可做不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

朱厚照著,露出了一點似乎從內心深處浮現出來的倦意,眉頭緊緊地深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