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從哪裏來?向商賈們籌募!什麼樣的學生都收,而且隻收取很少的一些學費。
王華那兒,也盡力給予一些方便,在邸報上,三令五申的,令地方官進行配合。
這樣的做法,便是提高全麵的識字率。
一方麵,可以請本地的生員去教授功課,畢竟不是每一個生員都是大富大貴的,給予一定的薪水,讓他們能脫離生活困境,同時給他們提供一個清閑的工作,可以使他們最終全部網絡到太白詩社裏。另一方麵,任何人讀了書,識了字,即便所學的不過是最粗淺的知識,不過是簡單的算數和開蒙,可一旦認了字,就能自行讀書看報,便可了解外間的世界了,一個知道地廣闊的人,還甘心在家務農嗎?
一切都在紛爭和吵鬧中,雖有阻攔和挫折,卻蹣跚而行,漸漸上了軌道。
回來,葉春秋的這一把賭得確實太大了,押上了葉家這些年的全部身家,短短兩月不到,葉家購地和收購工坊的股份,還有獨家建造鐵路的花銷,已成了一個令人咋舌的數目。
當孫琦將賬本送到葉春秋的手裏時,那最終的數字,即使是早有心理準備的葉春秋,也不禁咋舌。
兩億七千萬兩。
沒錯……就是這樣任性,這個數字,算起來,已經是眼下朝廷百年的稅銀收入。
可即便朝廷開始征商稅,那也至少是十年的國庫收入。
這裏麵,其中除了動用了葉家五六千萬兩銀子的儲蓄之外,其餘的銀子,都是從錢莊裏抽出的,也就是,這些銀子,都是儲蓄收入,相當於是葉家借了儲戶們的銀子,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投資。
在這裏,有一個很大的風險,一旦中途生了擠兌事件,或者是有人大規模地用紙票子換真金白銀,那就意味著鎮國府錢莊破產,一旦葉家的投資中途出現什麼差錯,就意味著整個鎮國府,還有葉家今日積攢的所有錢財全部化為烏有。
這絕對是葉春秋押上了自己身家性命的巨大賭注,可以完全確定的是,輸了,就什麼都沒了,可是贏了呢?
一旦贏了,這些投資都將增值十倍乃至於百倍,這就意味著……
葉春秋甚至不敢去想象,而今下第二大商行,財富也大致隻在千萬兩紋銀上下,幾乎可以算是富可敵國,可是假若此次葉家能夠趁此大賺一筆,葉家的財富,將遠遠甩開這第二大商行的財富,其財富將會是它的百倍以上。
屆時,葉家一家的資產總和,將會越這個世上任何一家商業或者是政治上的實體,甚至就算是從此沒有任何進項,不再積累財富,葉家的資產也足夠讓征取了商稅的大明朝廷國庫充實幾百年。
呼……
這才是真正的富可敵國啊。
即使是有著驚心動魄的風險,可這豪賭又怎麼不令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