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
內閣輔學士?
唐伯虎在心裏念著這幾個字,有種感覺不大良好。
這聽著,怎麼像是在罵人?
唐伯虎不禁哭笑不得,好在他這舞文弄墨的功夫總算是沒有荒廢,於是道:“公爺,我覺得很不妥,其實學士,可以稱之為少學士。”
葉春秋一聽,居然覺得頗有一些意思,便道:“伯虎兄倒是提醒了我,這聽起來的確好多了,那擬立的內閣,勞你上一個章程來吧,其實也不必急,不過我們這個內閣啊,和大明的內閣也是有不同的,除了輔少學士,其他的少學士也不全從讀書人裏選,這裏得留四個位置,其一是分管軍務的新軍統帥,其二是分管商務的總掌櫃,其三便是熟諳牧場事務的人,這三個位置,是雷打不動的,這第四個位置,得留給研究院,其餘的,方才能是讀書人,你記下這個即可。”
這便意味著,未來鎮遠國的內閣裏,是少不了王守仁和孫琦的!
葉春秋這樣做,也是擔心太多讀書人充斥內閣,反而使內閣的許多人隻知空談,卻不切實際,如此一來,也明了鎮遠國不忘自己的立國之本,新軍、商務、牧業、研究,有了這些人進入內閣,便能盡力將內閣的資源向這四方麵傾斜,從而斷絕上層的內閣對下頭的情況不了解,盲目推動的政令,最後卻導致僵化。
唐伯虎頜點頭道:“學生這幾日盡力製定。”
葉春秋對此頗為滿意,倒也沒再什麼,便去歇息了。
隻是次日清早,葉春秋連早點還來不及吃用,便有人急匆匆地來通報宮裏又來人了。
葉春秋卻見劉瑾居然親自來了,而且還是一副心急火燎的樣子,也是大吃一驚,他很快地就冒出了一個不好的念頭:“陛下不見蹤影了?”
劉瑾驚愕地看著葉春秋,接著便哭笑不得地道:“還是公爺最是了解陛下,這一次,陛下倒是實在,留了書信,命太子監國,帶著那錢謙,是去宣府了,還嚴令任何人不得他的召喚,不得進入宣府一步,否則便是抗旨不尊。”
臥槽……
那家夥玩的這個招式還能更新換代了!
葉春秋真不知是該哭還還是該笑好了。因為按道理來,陛下雖依舊是任性而為,可怎麼,也不再是不告而別,至少這已是很有進步了,比起從前的萬事不理,然後直接不知所蹤,實在要強得太多。
隻是,葉春秋感覺自己又被朱厚照耍了,這孫子昨日不是才對他信誓旦旦地不去了嗎?可這才一功夫,就全無信用,轉眼還是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