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大逆不道(1 / 2)

見葉春秋前,蔣冕還帶著幾分希望的,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蔣冕沒有真正跟葉春秋打過交道,完全不了解葉春秋性情,將事情想得太理所當然了。Ww WCOM

從葉家出來後,蔣冕很惱火,可偏偏又無計可施。

對於蔣冕來,葉春秋不出來一些轉圜的話,怎麼壓得住生員們的怒火?

可是葉春秋確實是一丁點都不在乎,這位鎮國公,顯然是鐵了心,是不把這些讀書人放在眼裏了。

葉春秋此番回來,除了是來見朱厚照的,另一方麵,卻是準備將京師的研究院,徹底地搬去青龍。

這研究院的許多人員,都需要安置,一些不肯出關的人,也要給予一定勸,優惠肯定是不少的,許多研究員,除了研究,還有一些教學的工作,他們大多都有一些學生,這些人,都是寶貴的財富,為了動,可是需要花費不少心思的。

當然,有葉春秋出麵,待遇方麵都不成問題,這些研究員,肯去的還是占了絕大多數,隻有少部分人,多少有些不肯。

這就需要葉春秋親自去動了,優厚的待遇,還有鎮國公對他們的其他支持,生活上的照顧和補助,這都需要花費時間。

葉春秋在新建的鎮國府附近,專門興建了研究院的大樓,而在研究院有一定分量的研究員,也都在附近為他們營造了宅子,甚至葉春秋希望在鎮國府推出一個全新的官製。

這個製度可以參照官員,即研究員設立一個級別的體係,到了什麼級別,待遇可以與官員的體係作為參照。

譬如院士參照內閣的學士,下頭再設立侍講、侍讀、編撰、編修之類。

這也是為了挽留研究員的一個構想,給予了他們一定的官職,就相當於是確定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在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擁有了頭銜,才是真正的得到敬重,可以使他們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所以送走了蔣冕,葉春秋便動身往鎮國府去了一趟,見了一些重要的研究員,至於設備,倒是不必搬去,在關外,葉春秋已經在研究院裏命人采購和督造了一批更好的設備,研究院裏的學生也可以出關,給予他們一定上的照顧。

所以這些日子,葉春秋幾乎都在跟這些‘書呆子’打交道,好在他這鎮國公,在研究員的心目中,還算是頗有些影響的,一些不肯去的,鎮國公都三顧茅廬了,最後也勉強答應下來。

研究院要遷,招商局和錢莊卻不必遷,這裏作為鎮國府的分部,這裏照舊可以讓商賈們下單訂貨,錢莊也照樣可以存銀放貸。

葉春秋忙碌了幾日,這一日依舊是坐車回來,剛到葉家,卻現附近的巷口有不少人,人頭攢動的,隻看他們綸巾儒衫,葉春秋就完全猜測得出他們的身份了。

他目光閃過一絲冷漠,隻是催促車夫快走,不必理會。

其實隻看那些人的打扮,就能猜出是讀書人,這些讀書人倒是也不敢攔著葉春秋的車駕了,畢竟已經有了血的教訓,這是有了陰影了,可依舊站在路邊,甚至傳出不少的謾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