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上斬昏王,下殺貪官(1 / 2)

由左都禦史,去做長史的事,是個人都看得明白了。Ww WCOM

此時,胡富搖搖頭道:“王公所的,不是沒有道理,不過臣以為,鄧健不可為長史。”

這一下子,不少人懵了。

這吏部官什麼意思?這是要砸大家的鍋啊。

朱厚照的臉色頓時就不好看起來了,質問道:“胡卿家,這是什麼意思?”

胡富自然知道大家的心思,卻從容不迫地道:“京師的貪官墨吏,還有嗎?是有的,正因為如此,朝廷才需要像右都禦使鄧健這樣的人,所以老臣以為,鄧健不可或缺。可是老臣聽,這關外的軍民百姓,雖是藩屬之國的百姓,可也飽受貪贓墨吏之苦,右都禦使在京師,將貪官墨吏一掃而空,現在關外的軍民百姓,苦贓官墨吏久矣,老臣以為,魯國與我大明,休戚與共,陛下應當一視同仁,不能再讓魯國的百姓再受苦了。”

沉默了。

殿中陷入了一片沉默。

站在這裏的人,大多是人精,這邏輯,一下子就清晰了。

魯國的軍民朋友們,鄧健這個家夥,我們送得晚了,你們受苦了啊。

大抵,就是這麼個意思。

朱厚照眼睛一亮,方才緊繃的臉也一下子鬆弛了下來,他明白了。

隨即,他拍案而起,激動地道:“的好啊,怎麼能去做長史呢?鄧健就是朕的劍,橫掃那些不法之徒,現在大明還有沒有不法之徒,依著朕看,是有的,朕當然還要繼續清掃。可是自從鄧愛卿成為了右都禦使以來,情況已經大為減緩,鄧健就是老百姓心裏的青老爺啊,現在大明的軍民百姓,已經受了他的恩惠,怎麼可以這樣自私,將他留在京師呢,不成,魯國的軍民百姓,朕也是牽腸掛肚,朕不忍心,讓他們受貪官墨吏戕害荼毒,所以,朕有愧於魯**民,此事就這麼定了,那麼就不做長史了,就讓他做左都禦史,欽臨青龍,讓他帶朕的禦劍,上斬昏王,下殺貪官!”

上斬昏王……

葉春秋的臉色已經開始急劇地變化了,陛下,你確定你不是在逗我?你塞我一個大爺,還要給他一把禦劍?

葉春秋的心裏一片昏暗,可滿朝文武,都歡欣鼓舞,紛紛稱是。

胡富抖擻精神道:“臣以為,鄧健該為左都禦史,以及魯國監察使,陛下早有明言,魯國非比尋常,並非是一般的藩國,否則,朝鮮、倭國國王,是郡王,何以魯王為親王呢?這監察使,該以右都禦使平級,在魯王之下,萬萬人之上,青龍也該設禦史台,都察院分設十三道禦史,現在可以增為十八道,關內十三道,關外,魯國之地,分設五道,俱由鄧健一言而斷。老臣還建議,關外之地,因為較為特殊,所以監察使不可輕易撤換……”

朱厚照又拍禦案,居然和胡富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情,到底是讀書人中的人精啊,朕的堂堂吏部官,的話,就是有水平!

不可輕易撤換的意思就是,鄧健你這輩子都別回來了,死在青龍吧,你以後就是青龍的人了,雖然朝廷給了你左都禦史的名義,可你是監察使啊,在關外,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怎麼能召回就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