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鐵路修到哪裏,哪裏就有躍躍欲試的牧場開始興建,有了人氣,市集就必然開始出現,摩拳擦掌的商賈開始瘋狂湧入,至少眼下,沿著現成的主幹線,越來越多的定居點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冒出來。 Ww W COM
一條鐵路,似乎在改變著整個魯國的生態。
這種生活翻地覆的改變,已經不再隻是從前那般,市麵上多了一些稀罕物那樣簡單了。
幾年之前,對於許多人來,即便馬車越來越多,質地越來越優良,有馬匹可用,可是百公裏的距離,依舊還是有些難以想象的,畢竟這其中的顛簸,這其中所耗費的精力,實在不。
若關內的尋常百姓,一般隻在自己家為半徑的十裏範圍內活動,那麼在關外,互動的主要範圍在五十裏之內。可是現在,即便是兩百裏,三百裏,甚至是五百裏,也開始變得不像從前那樣的稀罕了。
這就使得,人的眼界,已經不再是從前那般,各地的人開始出現了交流,從前那些陌生和稀罕的事物,現在也變得稀鬆平常起來。
而今青龍上下,所有人都在催生鐵路,為了募集資金,最原始的股市開始出現,商行得到了鐵路的修建許可,為了分擔風險,也為了募集更多的資金,紛紛開始掛牌。
而內閣,最新的安置流民法也已經開始實施。大抵就是,給予流民各種獎勵,隻要願意肯攜家帶口來,不但設立粥棚保障其最基本的吃喝,甚至給予各種優惠。
這個舉措,顯然是商賈們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結果。
因為在這關外,勞力是永遠不夠用的,現在四處準備開建鐵路,所需要的勞工,就是數十萬之眾,新開的這麼多作坊,也需要數十上百萬人彌補不足,還有采煤、伐木,還有新軍也在大肆招募人手,還有許都牧場,還有應運而生的無數店麵商鋪,招商局曾有過統計,勞工的缺額,應當在一百五十萬至三百萬左右。
即便現在關外的人口已經暴增,到了近四百萬,可依舊還是有大量的不足,在這種情況之下,隻能是瘋狂地吸引流民了,無論是罪犯還是其他什麼人,隻要出了關,便可以成為炙手可熱的對象。
在這巨大的人力需求缺口上,內閣隻能想方設法地吸引流民。
一些在大漠裏的新城,也開始拔地而起,不過與其是城,不妨是從集市升級為的鎮,人口在幾百至幾千的規模,有一些采煤區,或者臨近鐵路站口的地方,則有破萬的趨勢。
而到青龍,便不得不也要提到青龍的一個重要部分,那便是新軍。
新軍現在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三萬人,而今開始分為三衛,分別駐守在青龍、秦皇島,還有大漠深處,一處叫鎮西的站口,這一年,新軍幾乎沒有戰事,因為絕大多數的戰事,都由那韃靼人代勞。
在葉春秋的構思之下,韃靼人的作用在於攻城略地,對付那些沒有必要出動大軍的國和民族,他們機動快,而且作戰時,可以隨時聚散,靈活性極強,又得到了魯國的支持,用著最鋒利的刀劍,甚至一定程度上,裝備了一些火器,並且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醫療保障體係,這些勇悍的韃靼人,在賞金和利益的驅使之下,已經瘋狂的開始向西不斷的拓展,甚至已經有一部韃靼人,兵鋒抵達了烏拉爾山脈,這時,魯國與莫斯科公國,已經徹底到了短兵相交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