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論功行賞(1 / 2)

經過了奪門之事,新皇以最快的度登基,如今的大明朝,起權柄,其實都分給了兩個人。 WwWCOM

一個是掌握了內宮以及廠衛的穀大用,一個就是內閣輔大學士。

至於其他人,已經顯得不足道哉了,此前的許多位高異心者,都這次平叛上,被清除了個幹淨。

而葉春秋出關,就使自己的地位變得然起來,因為遠離了大明的廟堂,便再無人對他生出猜忌和疑心,而他雖遠在青龍,可這內閣大學士王華乃是葉春秋的嶽父,雙方肯定會有消息傳遞,內宮這邊,又有與他暗通的穀大用,這也就是,葉春秋雖是遠離了廟堂,卻依舊可以隨時到底掌控大明的朝局,甚至到了必要的時候,進行某種程度的幹涉。

這樣做,當然是為了宮中著想,同時,對於葉春秋也有巨大的好處,因為關內一旦動蕩,對關外未必是好事。

到麵對這朝中的巨大權柄的誘惑,葉春秋能斬釘截鐵地拒絕的這點上,穀大用就忍不住佩服起葉春秋的手段高明,這並不是什麼人都能這樣選擇,可葉春秋的高明在於,他比誰都能看得清,若是一直留在京師,必定被無數人猜忌,可抽身出去,有何曾沒有大前景。

二人閑聊了一會,看時候不早了,葉春秋便也就得動手進宮了。

其實他的心裏頗為奇怪,為何陛下專門請人讓自己來參加朝會?

等他和穀大用到了午門的時候,百官們已經入朝了,葉春秋才加快腳步往太和殿而去。

進宮的時候,他依舊攜劍在手,這是朱厚照曾給他的特權,可即便如此,葉春秋到了太和殿的時候,總會將劍解下,除非特殊情況之外。

隻是葉春秋要動手解劍的時候,門口的宦官卻是道:“殿下,陛下特意吩咐過,殿下還是攜劍入朝為好。陛下以為,殿下攜劍入朝,能令他心安一些。”

這個法……不禁令葉春秋啞然失笑,倒也沒有反對,有些時候太扭捏了,反而就太作了。

於是他便跨入殿中,隻見朱載垚已高高地坐在金鑾殿上,而百官也已就位。

葉春秋先是舉目掃視了一眼文武百官,許多人都目光複雜地看著葉春秋,有不少人,顯出了特有的謹慎。

而今朝廷的風氣已經變了,自從叛亂生之後,廠衛到處在捉拿亂黨,想當初,在這京師之中,巴結楊一清的人為數不少,至於什麼同僚、同窗、同鄉的關係就更複雜了,誰身邊沒有幾個參與了叛亂的亂黨來著?

正因為如此,在這緊迫的氣氛之下,想起那往日的那點沾親帶故,若大家不怕,那是騙人的,在這高壓之下,無論抱著什麼想法的人,現在都懷著謹慎之心,怕就怕一個不心,就被牽涉了進去,更可怕的是,這牽涉的不但隻是故人……

涉及到爭奪皇位的,這可是抄家滅族的大案啊!

而今已經徹底撕破了臉,再無可能有溫情可言,那詔獄裏,已不知多少人慘死,不,若是死了,倒還幹淨,偏生卻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縱然士林那兒,多懷不滿,可是那兒又何嚐不是人人自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