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手令,已經傳到了河口的操練,千名正在操練的人員聚集在了校場上。 Ww W COM
這份手令,乃是葉春秋親筆所書的書信,葉茂才聚集了所有人,親口將這封親筆信念了出來。
“魯國與本王休戚與共,魯國與爾等休戚與共,魯國與千萬萬人休戚與共,動搖魯國根基者,絕非外患,乃禍起蕭牆之內,在本王,在爾等,在千千萬人身邊之蠢蟲也,今本王欲除蟲,爾等便是本王左膀右臂,望勤加操練,本王必不相負。”
這些人,此前本就是新軍生員,拜葉春秋為師。
而今在這裏正操練得極端煩悶,軍中再辛苦,可至少還能向往金戈鐵馬,可以感受到槍炮之威。
可是在這裏,卻隻是不厭其煩地教授著一些雞鳴狗盜的東西,絕大多數魯王衛隊的隊員都不免感到難耐。
可是現在,聽了這封書信後,大家像是頓然間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知道殿下給予了大家極高的期待,他們的作用,是在於除蟲。
殿下的這份親筆書信,也同時顯出了他們未來的重要。
於是,魯王衛上下的士氣又開始高漲起來,對身上所背負的使命越加的期待起來。
而此時,在青龍裏的葉春秋似乎並不急,眼前的一切,似乎已經在無形中掌握在他撒下的網中。
葉春秋雖是年紀不大,可早已麵對過駭人的刀山屍海,經曆過許多的明爭暗鬥,又怎麼會看不出那一場大火背後的含義?
王德生的這一場大火,確實是妙不可言啊!
對於不知內情的人來,大夥之中,大家看到了這位王先生的重要性,也對王先生這等排憂解難的義氣頗為讚賞,至少近來好幾份報紙,就毫不吝嗇地讚揚了他的義舉。
可對於有心人來,就不難看出他這是意在警告,是要告訴大家,沒了他王德生,沒了他的斧頭門,這樣的麻煩,對於青龍,對於魯國來,隻會越來越多,而所造成的損失,甚至有可能是不可計數的。
這就是威脅,是對葉春秋的威脅啊。
當然,這人絕對是個聰明人,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威脅和展現能量的同時,卻又沒有觸犯葉春秋的底線,他想必以為葉春秋所要的,是力求魯國上下的穩定,既然如此,他的訴求則是生存。
請殿下讓我生存下去,隻要可以生存下去,我王德生願意合作,有什麼麻煩,都可以讓我王德生這樣的人出麵去解決,我王德生可以為殿下效命,可以貢獻一份力量,要力我可以出力,要錢我可以出錢。
這……便是王德生的盤算。
他不過份地要得到什麼,隻求葉春秋給他一個生存空間。
當然,若是葉春秋要反目,他也有自保的能力,比如……今日可以隻燒一個碼頭,明日就會有可能是數千上萬的腳力站出來與巡捕局對抗,甚至將這裏的一切化為烏有。
這,萬裏無雲,空一片蔚藍,正午的太陽耀眼地普照著大地,卻半點影響不到這青龍裏的忙碌,也就在這個時候,王德生來求見葉春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