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秋終於認輸了。
此時,葉春秋已經信步往殿外而出,無數人依舊看著葉春秋,都不免心裏有一種原來你魯王殿下也不過如此的心情。
其實這可以理解,朝中的人是最現實的,想要立足,靠的就是威信。
當一個人威信高,大家自然而然會依附你,就算不肯攀附,那也盡力不會招惹,可一旦你連一樁事都無法辦成了,這時候便少不得有人質疑你了。
這就是為何會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法,新官上任做事,無論這個事是好是壞,即便是錯的事,等他察覺了,也會繼續堅持推行下去,因為尋常民可以認錯,可是廟堂上的諸公,卻是不能輕易認錯的,認了一個錯,那麼就不免使人產生質疑,你做的其他事是不是錯的呢?你接下來要做的事,會不會也有可能會有錯誤,最後無疾而終呢?
這時候,誰還肯為你做馬前卒,替你鞍前馬後呢?
夏言看著葉春秋離去的背影,眼中浮出幾許輕蔑之色,心裏忍不住想笑,覺得自己之前是高看了這位魯王殿下了!從前的自己,為何就會他如此的忌憚呢?現在看來,其實也不過如此罷了。
現在在他看來,這葉春秋,從前不過是仗著先帝的盲目信任,假借子龍威,所以無往而不利罷了。而現在陛下還,心智還不足夠成熟,也才剛登基不久,根基未穩,自然無法作葉春秋的靠山,他現在要獨當一麵了,反而沒什麼主見,畏懼退縮了。
今這事,超前的順利,夏言的心情不錯,在眾人的稱頌和恭維聲中,腳步輕快地出了紫禁城。
等到夏言回到了禮部,禮部上下,也大致地聽到了一些風聲,不少人都過來吹捧了幾句。
夏言則表現得很是低調,不什麼,隻是捋須,安靜地進了自己的公房,滿腔的心思卻都在廢除新製的章程上了。
到了傍晚,夏言才坐了仙鶴車回到府上,卻見管家竟候在門前,他從車上下來,便立馬上前道:“老爺,魯王殿下來訪,已在廳中久侯了。”
葉春秋來了?
夏言不禁愣了一下,他們不是政敵嗎?這個子這個時候來訪,想要做什麼呢?
想到這裏,他心裏頓時一緊,莫非是興師問罪來了?
可隨即一想,他又否決了這個想法,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現在百官都表了態,他葉春秋膽子再大,也不敢冒下之大不韙吧。
於是夏言又放心地往府裏走,匆匆地來到廳中,果然見到了葉春秋。
葉春秋正神色怡然地坐在這廳裏,好整以暇地吃著茶。
夏言笑容可掬地上前道:“殿下遠道而來,下官不能遠迎,實是萬死之罪。倒是殿下怎麼有此雅興,蒞臨寒舍了?”
葉春秋又嚐了一口夏家的茶,才將茶盞輕輕放下,和藹地道:“正好路過,順路來看看。”
看葉春秋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夏言可不相信他隻是順路來看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