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闖入了計劃開始的地方。
環顧四周暗淡的星河,帶給他的隻有仿徨和迷茫。所有的星球、閃爍的光芒、運動的物質,便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隻留下遲暮的白矮星在苟延殘喘。
暗淡和在膨脹中衰亡,是這個世界的氣息。時間正在將存在過的一切慢慢清理幹淨,所有的物質,都會有壽終正寢的一。
真理之門的背後,是一個凋零的世界,它無限的廣闊,但同時又無限的稀疏,星係之間的聯係已不複存在,太陽之外一片黑暗。
這就是他追求的真相?
宇宙中有一道聲音回答了他的疑問,或許它隻是一種思想的作用:“這裏是維係一切存在的地方。”
“這裏的人呢?”
“這裏的人已經離開。”
“離開是什麼意思?”
“不複存在。”
他停頓了一下,問:“你是誰?”
“程序。”
“什麼程序?”
“為那些泡泡提供能量的程序。”
“泡泡?”
“1^5個依附在這裏的泡泡。”
“你是創造者?”
“我是程序。”
一陣沉默。
他對事情一知半解,便隻能問下去:“創造者已經不複存在?”
“是的。”
“這裏生了什麼事情?”
“正在邁向死亡。”
“為什麼要維護泡泡的存在?”
“它關聯著最後一個問題的解答,泡泡模型中能夠進行比擬真實的計算,尋找出最終的答案。”
“在裏麵的創造者,管理者都是為這個目的?”
“那裏麵沒有創造者,隻有它在虛擬中的投影。”
“你過它已經離開。”
“是的,所以模型正在定期的循環。”
他知道“程序”前麵創造者已經離開,那麼世界的模型清晰起來了,那些繽紛多彩的世界,隻不過是依附於這裏的特殊時空。
已經不能用真實或虛擬這麼淺顯的詞來形容,它是即存在又虛無,既真實又虛假的地方,兩個世界是共存的。
共存的世界主體,已經邁向死亡。
創造這一切的人,早已經消失。所以他曾經所處的世界,目前陷入了一種按照原定計劃管理的模式,然後定期的循環。
“最後一個問題是什麼?”
“熵如何逆轉。”
……
這是他搞不懂的問題。
無論局部如何減熵,在整體上宇宙的熵都是增加的,生物在不斷的從宇宙裏汲取能量,就像一口井終究會幹枯。
終有一,一切盡歸塵土。無論怎麼精簡的利用,怎麼維持高效的運轉,能量已經消耗便逃逸四散,不可能捕回。
他思考了很久,再問:“有什麼線索?”
程序回答:“線索在泡泡裏。”
那些不同程度運行、不同文明存在,管理者加以對有序進行引導的世界,就是已經不存在的創造者對最後一個問題的解答。
但線索是什麼?那裏隻是一個失去創造者管理,正在程序化運作的世界,精密的模塊保證了它的循環往複,若再加以改造……
這是他能力很難達到的。
程序:“你還有很多的時間。”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