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氣糊塗了,忘記分類,重新發一遍免費的)(2 / 2)

結果發現兩邊不討好。

我過我是沒大綱的,在腦海之中演繹。

當我兩本書一起寫的時候,精力實在牽扯不過來,內容容易搞混。

幾次主角名字搞錯,書評區裏就有人破口大罵。

幾個沒什麼粉絲值的號,更是過來教我做人,人品不行,不專心。總之呢是站著很高的道德高地上把我一頓狠批……

我忍了,奶奶的頂多你罵的難聽我就禁言刪除評論了事。

作者君脾氣不大好,就是因為不想聽老板上司的教育,想要閑散,才在起點碼字的。

奶奶的,結果還是為了這點稿費,被人教育了一頓。

好吧,自找的!人家的多少有道理,畢竟你理虧是吧?理虧就要被教做人是吧!

總之呢,兩本書這麼寫下去肯定受不了,精神牽扯不住、

所以,這本書破廟的完本是早就過的。

無非本來是這個昆侖山劇情寫詳細一點,然後完本。

被人罵了兩之後,決定粗略寫下完本算了。

起碼,我把這個昆侖山劇情有始有終的交待清楚了。

我覺著很安心!

然後一看,又是大群人罵爛尾的。

我搞蒙了,這樣也叫爛尾啊,那我要怎麼寫下去不叫爛尾。

你沒有交待人物啊,很多以前你接觸過的人物怎麼樣了?

主角以前的愛人,徒弟,還有一些人去哪裏了?

能夠陪著你走到最後的永遠隻有你一個!

不管你再重情義,你現在又還記得幾個你大學同學,中學同學,學同學,甚至幼兒園同學?

這是一本時間跨度上千年的,以前很早那些跟隨主角有著關係的人物,又有幾個一直還能追隨主角的腳步呢?

為什麼這麼久遠以後,他們還要和主角再發生關係?

難道修仙也要拖家帶口麼。

一個時間段有著一個時間段的交際圈子,有著一個時間段的感情。

富不易交,貴不易友。

這是古人稱許的品質。

可惜,人生並不是如此啊。

借用莊子的比喻,你出生在一個沼澤之中,漸漸拚搏而上,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醛泉不飲。

你見識了足夠多的精彩,和世界的廣大,這個時候,難道你和吃腐爛老鼠的貓頭鷹之間,還能夠愉快生活的下去麼?

聽起來好像很世故是吧,不過交友,圈子什麼的,難道不是差不多地位,差不多世界觀人生觀的聚集麼?

兩個連趣味世界觀都差地遠的人,還能處在一個圈子麼?除了見麵敘敘舊,還能有什麼?

難道還等著人對你:“潤哥兒,你現在當了皇帝,可記得給我這個你三姑父家的表哥封一個大官啊。起碼得省長吧,這下還不是你的……”

好吧,拉拉雜雜的這麼多,我狡辯也罷,我什麼也罷。本來麼看書和交朋友都一樣,有著相近趣味觀點的人才能湊到一起去,叫做投緣。

我以前讀者擇書,書也擇讀者,大概就是同意的意思了。

總之,你要覺得我這個解釋還過得去,相信我能夠寫出更好的書來,就請關注一下新書《蒸汽時代的道士》!

一個不一樣的,卻更加精彩的故事。

嗯,自我感覺,經過《破廟》曆練,我對於書的掌控更上了一個台階。這是一個徐徐展開,卻不想破廟那麼突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