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言,去吧。”青衣老者麵無表情的道。
“告辭。”擎蒼道尊完,不等老者回答,便消失在竹海深處。
“時,命。”
青衣老者同樣自語了一句,這背後究竟代表了什麼,沒人知道。
老者邁步,瀟辰飄在他身後一同回到竹樓內,老者進入竹樓後,門又緩緩關上,整個竹海隻剩風吹竹葉的刷刷聲。
有的時候命運最會作弄人,在無盡的宿命輪回中,人的力量也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縱使你能呼風喚雨,改換地,卻總有你不知曉的快樂。
縱使你與同壽,笑傲蒼穹,卻總有你感受不到的溫暖。
通徹地之能,也將肩負扛起青的的重擔,終不得逍遙一生。
斬斷凡心,立身為仙,而情又該何以斷?欲當以何斬?
終其一生始不得瀟灑二字。
無奈沉吟,仙道茫茫,仙道茫茫……
殘劍道入口處,一青一黑兩道身影時隱時現,隱現之間,劍氣橫飛,正是殘劍道的兩隻守護神獸正在鬥法,而剛才擊殺瀟辰的那道劍氣隻是其中一隻隨手而為。
兩獸因為血脈原因始終不得化為人形,二者既為殘劍道的守護者,自然也是殘劍古道的陣眼守護,要破此陣,隻有將兩獸先行擊殺。
兩獸控大陣守住了玄清山一隅。
而這二獸本身修為可怕不,還有殘劍大陣護身,陣眼既是破綻也是最強點,誅殺兩獸,無疑是癡人夢。
這兩隻靈獸乃是上古時期,地靈氣所化的巨蛋孕育而出,名喚劍奴,生就是修煉劍氣的通靈神獸。
因同時出生,誰也不願意叫誰哥哥,便想以修為高低來判定,奈何這地靈獸成長也是一般無二,每次鬥法都是平分秋色。
後來受玄清山開山祖師大恩,答應無盡歲月一直守護玄清一脈,時至今日修為已是深不可測,但百年一次比試,卻是一直進行著,來也巧,今正是百年之期,兩獸如約鬥法卻誤殺了瀟辰。
殘劍道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從玄清道門開派以來,門人弟子所有死去的兵刃全部葬身於此,萬載不變。
殘兵斷劍充斥著整個山穀,棄置於此的飛劍生前都是神兵利器,上下幾萬年的時間非但沒使這些殘劍鏽蝕,反而使其孕生出了劍靈。
這些劍靈已是通靈之物,他們沒有智慧,沒有思想,一切隻靠著本能行動,攻擊手段非常單一:化身為劍,舍身撞擊。
潰散的身體立刻就會重新凝形,屬於非常可怕的靈氣,但究竟為何如此老實,隻守護在自己墓前,想必其中另有隱情。
殘劍道的正中是一座高過百米巨大的劍雕,隱約可感受到劍氣直衝霄漢,如果仔細看會現,此劍像雕刻的正是名震太古的軒轅神劍,而此劍位於殘劍道正中的目的也顯而易見了。
殘劍劍靈已成,若無相應的劍皇壓製,必將一片混亂,倘若這裏的萬千劍魂外流作惡,後果將不堪設想。
而軒轅劍劍雕在此,這也不難看出劍靈如此老實的原因了。
古語有言:軒轅出而群劍拜,軒轅過而群劍避,下之劍者唯軒轅尊,劍之極者軒轅獨享。
可見軒轅此劍乃當之無愧的劍之皇者,以軒轅劍雕來鎮住眾劍實乃不二之選。
此劍雕為玄清山第四代祖師所雕,當時殘劍道已有少部分殘劍孕育出劍靈,當代祖師以**力從接峰取回巨石雕刻成像,立於這殘劍道正中,壓製劍靈,使得殘劍道劍靈從未失控。話雖如此,但僅憑一石之雕就能鎮住眾多劍靈,從此也能看出雕刻此劍雕的玄清祖師對道和劍道的感悟之高。
而後更是傾數代掌教之力,以萬千劍靈做陣盤布下了守護此地的殘劍逆大陣。
大陣主持者可驅使所有劍靈在大陣內抗敵,大陣不破,玄清不滅,曆代祖師對玄清山不可謂不用心良苦。
兩獸鬥法正激烈時,卻來位不之客,擎蒼道尊來到了殘劍道。
兩獸見來人是擎蒼道尊,也不敢造次停下爭鬥,上前行禮,“參見擎蒼掌教。”
擎蒼道尊微微頷道:“你兄弟二人卷入這場緣,不清利害,可能你們就快能分出勝負了。”
兩獸自然不知誤殺瀟辰之事,同時開口詢問,“掌教此話怎講?”
“你們鬥法時誤殺了一名上山拜師的孩子,此子身上帶來了那滴水,更為驚人的,他身上有青冥珠印。”擎蒼道尊不動聲色的道。
“青冥珠印,莫非他是……”兩獸大驚,青獸搶先問道。
擎蒼道尊歎了口氣,對兩獸道,“是福是禍還是兩之事,可有軒轅劍皇的消息?”
“神劍已死,不過三個月前,軒轅墳有過一次劍意爆,也不知和軒轅皇劍有無關聯。”兩獸齊聲答道。
擎蒼道尊也不多做糾纏,交代了聲繼續關注便轉身消失在殘劍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