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1 / 2)

第七百四十二章蟹粉

然後就是編筐,精選優質毛竹,破篾,取篾,沿上下礱磨口,繞織成花箍。

截取長約十厘米、厚約一厘米竹皮,放入熱鍋中,與砂子混合熱炒,直到竹皮被烤紅,得到堅硬的紅竹皮。

最後的一步,把黃土、鬆毛按比例混入石臼中,用槌子搗得稀爛、粘實後,倒入上下兩個花竹箍中,用木棰、鐵錘夯實,抹平。再分別由逆時針、順時針方向,按紋路把紅竹皮嵌入其中形成磨齒,就做成了礱磨。

礱磨打好後,倒入幹穀,進行試磨和調整。如果土礱能脫穀殼、出米率高,就說明土礱可以正常使用。

蘇油給村裏做的是一個大磨,直徑幾乎有兩米。

木質配件是上海務早就按照統一標準機械加工好的,結構隻需要組裝而已。

剩下的就是劉萬春組織族裏的木匠泥瓦匠進行操作了。

三日之後,大磨打好,蘇油讓劉萬春將去年的陳米拿出來磨米。

效率相當高,一口大磨,一百斤米脫殼,也就是個把時辰的事情。

劉萬春對小蘇太保的能為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說什麼都是假的,立竿見影見效益那才是真的!

蘇油見到劉萬春的樣子不禁樂了,這才哪兒到哪兒,等以後村裏有錢了,建一個水力磨坊,將這些東西都搬到磨坊去,那才叫省工。

而四通商號營造司,則在安和圩漊港上,試驗搭建兩架橋梁。

汴水虹橋的結構,已經被命名為疊梁拱橋結構。

經過這些年的摸索,結構變得更加的複雜,橋梁也變得更加的穩定,承載更大。

水平結構分成了三節苗係統,五節苗係統和橋麵苗係統的疊加。

端豎排架係統,則分出了將軍柱,仿木,馬腿,馬腿斜撐,博風橫木,大牛頭,小牛頭等承重支撐體係。

這些結構如今連蘇油都成了外行,四通商號營造司,才是真正的專家。

說起來很簡單,這些東西就是長長短短粗粗細細的木頭圓柱,但是在聰明的中國人手裏,這些幾米長的構件,能夠拚搭成長度可達二三十米的堅固橋梁。

這還隻是用的木頭,如果將其中一部分換成鋼筋混凝土的話,還要更加的恐怖。

四通營造司的勾管對蘇油這種說法不以為然,無他,要那樣還不如直接用現在的工藝造石拱橋了,不過那又是另外一種結構。

所以蘇油也幫不上什麼忙,正好村子裏為了工程隊的到來殺了兩口豬,幹脆,弄吃的。

“秋風響,蟹腳癢。”太湖蟹也是後世不可多得的美味。

而在今天,水邊居民生活貧苦,螃蟹,是他們聊以充饑必不可少的玩意兒,這東西在今天的太湖裏可太多太多了。

太湖蟹與大閘蟹有些不同,是青殼白肚金爪黃毛。

後世三四兩一個的極品,如今簡直不要太多。

蘇油讓村裏的娃子們抓來,用稻草纏好放到竹簍裏邊用漊港的渠水衝著,今天正好一起處理了。

今年夏季有些旱,螃蟹倒是提前肥了,蘇油早都饞得不要不要的。

今天他要組織村裏小孩子們製作的,是豬油蟹粉膏。

指揮廚子先把米飯蒸上,一會兒蟹粉膏做好了沒米飯傻等那滋味才叫難受!

打發娃子們去洗手,將紮著稻草的太湖蟹蟹一個個肚子朝上,上鍋先煮一分鍾撈出,再改為隔水蒸。

這還是後世一個上海同學傳授的訣竅,全程水煮蟹,肉太濕,鮮味在水裏,全程蒸,殼裏蟹肉又太幹。

蒸煮的時候,還要加入紫蘇和薑去腥。

蒸好的蟹悶二到三分鍾,

出鍋,讓村裏幾個十來歲的妞妞們把家裏的剪子拿來煮燙,然後大家一起把蟹腳全部剪下來,開剝!

蟹很肥,好些蒸過後,把蓋後邊都撐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