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1 / 2)

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詩會

起這個漏勺就有些得意:“父親他估計也不會這些,都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不過靠漁獵不是辦法,最好還是發展養殖……”

“打住。”蔣之奇見這子越越上癮,趕緊製止:“廣州士人百姓,每年有兩次蒲澗之遊,你是本州通判,又是新科探花,大家都期盼著見你一麵。”

“我準備在中秋節蒲澗之會上,將你介紹給當地士紳。”

完又道:“你日日察訪,忠勤郡事本沒有毛病,但是國朝與士大夫共治下,你總在村寮、疍戶、蕃坊打轉,不事交遊,卻有些因失大了。”

“市舶司連年虧損,今年你來了,我想著是不是托城中士紳周全一二,認買些貨品,也搞點政績出來,不要影響子衡你銓考仕途是正經。”

漏勺很乖,聽話拱手:“多謝明公,一切但從明公安排。”

三日之後,蒲澗樂遊在城西白雲山下舉行。

白雲山是廣州風景絕佳之處,山下有一條清澈的澗水,因長滿菖蒲,稱為“蒲澗”。

廣州城裏有幾株唐時的椰棗樹,也不知道是哪位蕃商帶來的,因為華夏傳裏有蓬萊神仙安期生給帝王品嚐“海棗”的傳,土人認為那幾棵樹就是安期生種下的海棗樹,並且將之作為安期生曾經到過廣州的證據。

又因為安期生曾經告訴過秦始皇他在蓬萊島等他,才引出後來秦始皇派遣徐福出海的故事,因此傳裏安期生來到廣州的目的,是為了采藥。

加上菖蒲不需要土壤都能生長,在古人看來非常神奇,將之定性為仙草,因此蒲澗就成了神仙歇腳的地方。

為了沾沾仙氣,廣州人每年春秋兩節,會邀約前往蒲澗探幽攬勝,聊作閑遊,漸漸形成風俗,到大宋如今,就和成都府大遨遊那般,成了官府組織的定期活動。

下名山僧占多,蒲澗風景最優勝之處,就是蒲泉寺,寺後有石窟,傳為安期居所,名為“安期洞”,洞前有一平台,名曰“鶴舒台”。

今日鶴舒台上,群賢畢集,蒲泉寺的信長老也是雅人。

大宋稍有文名的文人雅士,幾乎就沒有和大蘇無瓜葛的,信長老也是大蘇的文章道友,相互間時常信件往來。

聽蘇要參與此會,信長老早早布置下文會所需,清酒香茗,筆墨紙硯,就是要看看新科探花的文才。

蔣之奇今日一副道人裝束,手持黎杖,身後跟著秀才打扮的漏勺,三五清客隨從相伴,一路緩緩行上山來。

道旁清溪潺湲,綠竹蒼苔,的確風景優美,倒是讓漏勺看得個飽。

等到抵達鶴舒台,景色又是一變,周圍景色一覽無餘,廣州城可以盡收眼底。

信長老帶著已經等候在此的士紳上來合什:“老僧見過太守,這位應當就是蘇通判了吧?”

蔣之奇笑道:“官務繁忙,難得一日清閑,正宜於眾高賢飲酒賦詩,洗滌俗氣。看看我倆今日穿著,就不用稱呼官職了吧?”

完給漏勺介紹:“子衡,這位是蒲泉寺駐錫的信長老,跟大蘇是文章好友,大蘇在杭州的時候,曾托佛印給我們寄來過一車鬆脂,兩瓶金雞納霜。”

信長老合什:“金雞納霜在廣州活人無數,堪稱靈效,聽聞是蘇探花的兄長取自萬裏東洲,卻是堪比安期公之能了。”

漏勺連忙遜謝,信長老卻又笑道:“不過鬆脂就過分了,山僧平日裏琢粉澀弦,哪裏用得了一車?”

漏勺也合什:“那車鬆脂,是後學求老堂兄送來的,遲早合當大用,卻非僅為彈琴鼓瑟也。”

“哦?”信長老不禁感到訝異:“未知有何用啊?”

蔣之奇擺手道:“雜務改日再,我先與子衡介紹廣州文脈。”

幾名士紳早就等著介紹了,廣州文事不彰,雖然個個年紀都在四十以上,但是真不敢將漏勺當做晚輩看。

文章數,偏偏就中意蘇家,吸幹眉山二十年文運的家族,走到哪裏都是豪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