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維奇怒啊。
馬刺讓這麼一個後衛在內線旱地拔蔥扣籃。
內線的防守呢。
雖然剛剛了要防這個薛的外線吧,但內線讓他這麼扣?
“防內線,別再漏人了”
波波維奇場邊的咆哮伴隨著希爾運球過半場!
馬刺的內線都不敢直視波波維奇。
薛鼎盯防希爾。
希爾一過半場就將球給吉諾比利了。
跟防吉諾比利的是費爾南德斯。
費爾南德斯也算是老油條,雙手很幹淨的張開了。
在登哥還沒有發跡時候,吉諾比利也會碰瓷,一碰就倒,動作逼真。
費爾南德斯自然知道這點,不給吉諾比利這個機會。
吉諾比利連續的晃動,沒能晃開費爾南德斯,一個簡單的後撤步之後,投了一記三分球!
“框!”
薛鼎早就伺機而待了。
薛鼎高高躍起,從普爾茲比拉的頭上強勢摘板。
普爾茲比拉以為是對麵的大個子搶到進攻籃板,心裏一陣哆嗦。
但他回頭一看是薛鼎,這才放心。
不過他還是一臉幽怨的看著薛鼎。
大佬,別嚇我,還有你的籃板是我的兩倍,能不能讓弟撿一個,防守籃板是弟吃飯的家夥。
薛鼎拍了拍這個大個子的肩膀,抱歉了下。
看的這一幕,場下的麥克米蘭笑了下,自從薛鼎來了之後,他成了隊裏的籃板王。
薛鼎的場均籃板數量排在聯盟前十
薛鼎運球過半場!
打個單打戰術之後。
繼續傳導掩護!
球在普爾茲比拉、費爾南德斯手裏過度了下。
薛鼎直接落低位了!
背身卡住吉諾比利!
張手要球。
“這菜鳥還會低位啊?”
“給他。”
“把球給薛。”
球迷們還開心的盯著這個能經常給人驚喜的菜鳥。
吉諾比利身高198,比薛鼎高一些,但是力量不如薛鼎,他被薛鼎成功壓在了身後。
“嘿,菜鳥,你還會背身啊,看不出來啊。”吉諾比利並不知道這貨是第一次落低位背打,刺激薛鼎道。
“會不會等下你就知道了。”
薛鼎回了吉諾比利一句,張手繼續要球。
費爾南德斯終於找到好機會了。
一個擊地將球給進來。
替補席上的羅伊跟阿德也認真的盯著薛鼎。
不過兩人都不放心。
球隊畢竟落後,不能亂來啊。
這個菜鳥才練了幾背打啊?這就用了?哪來的自信?
背身單打並不容易練成,因為在這個技術動作中需要用到的肌肉群很多,想形成所謂的“肌肉記憶”要困難得多。
但背身單打之所以被很多人推崇是因為背身單打所能提供的運球空間和進攻選擇是其他技術動作很難提供的。
比如可以在背身單打後接一個轉身跳投,或者是一個轉身勾手,或者是一個轉身挑籃,或者是一個晃肩跳投,或者是一個背身傳球,再強一點就是背身完之後接轉身運球突破…等等等等,可以是各種組合都可以銜接在一起。
同時背身動作還可以提供寬闊的球場視野,同時防止被對方球員搶斷,好處不一而論。
但是!但是!
背身單打的技術含量比較高,也對球員的肢體協調性和核心力量以及背部和臀部肌肉的觸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是一個核心力量比較弱的球員,進行背身單打這個動作,他就會發現自己往往上半身轉過去了,可是下半身還沒扭過去。
場上。
在右側罰球線靠內近一點位置,薛鼎擺出背身三威脅。
開拓者的所有人都拉開了,開拓者外線還可以,馬刺球員不得不防外線。
中間有個空間。
薛鼎的背打動作確實很蹩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