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了塵懂,朱厚照懂,朝廷諸公自然也明白,一時間要不要建立大明的海上水師鬧得不可開交。
原因就是錢,大明朝廷現在確實拿不出這麼一大筆龐大的開支來,而且大明禁海百年,舟師也不是建就能建的。從造船的工匠,到水師的人選,再到那需要花費的如山似海的銀子。都成了海商們困獸猶鬥,拚死反對開海的理由。
朱厚照意誌堅決,朝臣們也分成兩派,兩方鬥得不可開交。
但至少,朱厚照分化群臣,開海通商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的成果。
那就是群臣終於不再一致反對了。哪怕幾年了,朝廷依舊沒有爭論出一個結果來,但至少有了支持的聲音。
相信等朱厚照積累了足夠的力量和財力之後,大明海軍的建立已經是可以望見的了。
朝廷的紛紛擾擾,打擾不到了塵的閑散日子。
以前,了塵的師傅還在的時候,玄光觀就是了塵的家,可師傅故去之後,玄光觀便隻是了塵一個安身的所在了。
家可不光是一棟房子而已,沒有家人算什麼家?
了塵有徒弟,有洞府。可那也不是家。頂多算是了塵的修行之所。
了塵沒有家的感覺,已經很多年了。
直到金陵的家中添了兩個家夥以後,了塵終於又有了一個家的感覺。
朱載墲每清早就要急急忙忙地爬起床來,趕著去上學。丫頭每都要眼淚汪汪地目送朱載墲出門,然後才會回轉府中,跟著了塵請來的西席學東西。
了塵可以不在乎丫頭的三從四德,刺繡花紅。但奈何人家學堂不收女娃啊!所以朱載墲能去學堂上課,丫頭就隻能在家中上學。
漁和舟這兩位了塵的債主也一一個模樣的長大。從他們開始牙牙學語,到邁著胖墩墩的短腿開始闌珊學步。再到這一對雙胞胎兄妹可以在床上,地板上,飯桌上無時無刻地隨時互相開懟。了塵總算把兩輩子的人生經曆都補全了。
當師傅和當父親的經曆絕對是不一樣。師者,更講傳道授業。而父親,卻是更講究撫養成人。
到了了塵如今的境界,修煉打坐已經聊勝於無了。除了再次返回昆吾,或者再造一個真正洞福地,了塵已經看不到再次修行進步的可能了。
現在了塵更注重心境的打磨,從紅塵中來,到紅塵中去。了塵努力忘記自己是個修真之人,而盡量讓自己去是沉入一個普通人的角色中去。
了塵原本以為當年的債主姐妹會轉世成為一對姐妹花來找自己,卻沒想到會是一對龍鳳胎。
轉成了男身的舟是二妹,或許她在三途河畔,在輪回之前就已經放下了一切,所以才會轉世成為了一個男孩子。
而漁便是三妹,不曾放下的她,這輩子依舊還是一個女生。隻是不知道宿世糾纏之下,老爺有要如何了結這段因果。
了塵早早地認下這對兄妹作為養子女,無非就是希望加上一道砝碼,讓這對兄妹不要再起波瀾。然後幸福快樂,平平安安的享受這一世的旅程就好。
六月的金陵簡直就是個火爐,了塵倒是寒暑不覺,但幾個家夥可是受不了。眼巴巴地求了好幾之後,了塵終於答應全家一起去莊子上避暑了。
了塵在蘇州平山附近買了一個莊園。了塵不希望自己教導的幾個家夥是個五穀不分,不知稼穡的官家少爺大姐。所以每年都有幾個月,會帶著孩子們去莊園裏體驗一番農家的生活,知道一下農的艱辛。
特別是朱載墲,隻有親眼見識到了農家的一切,才會知道,如何才能保證大明鄉村的穩定,才會知道農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大明畢竟是個鄉村社會,農民至少占了下人口的八成。農民安則下安,農民反,則下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