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道:“如何是好?回去老爺必然責罰!”
“不管了,隻有打殺了這廝,為公子報仇!”
眾人聽了這話,圍攏了上來,十餘條棍棒齊下,陳子龍擋了兩下,右手挨了一棍,劍便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隨即後腦勺又挨了重重一擊,眼前一黑,便不省人事了。那些漢子圍了上來,突然有人笑道:“原來公子沒有傷到要害,快請大夫來!什麼?陳子龍既然死了,拿住柳如是也行!好,公子有令,快去樓上拿柳如是!”
柳如是在樓上聽到愛侶身亡,已經是萬念俱灰,又聽到樓下人要來拿自己,臉上泛出一絲苦笑,她取出一柄短刀,對準自己胸口,將刀柄抵住櫃子,低聲道:“哎,如是,如是,到底你也不過是一個女子!”罷便用力往前一撲。
尾聲。
一年之後。
“皇爺,時間已經差不多了!”王承恩恭謹的對崇禎低聲道。
“嗯!”崇禎回過頭,戀戀不舍的看了看身後巍峨的紫禁城,此時的他一身青袍,頭戴葛巾,看上去與一個尋常士子並沒有什麼差別。到現在為止,他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光都是在背後那片建築物中度過的,而現在他將離開這裏,去一個遙遠的地方,可能再也沒法回來了。一想到這裏,他的心中便有一種別樣的滋味。
“王公公,聖上!”背後傳來了一個聲音,崇禎轉過身來,卻是劉成。他此時也隻是穿著一身圓領袍服,腰佩短刀,身後也隻跟隨著郝搖旗和幾個侍從,正微笑著看著自己。
“罷了,我已經不是聖上了,你還是叫我的名字吧!”崇禎傷感的轉過身來,一年時間早已將怒氣打磨幹淨,留下的隻有平靜。
“已經叫的順口了,還是莫要改的好!”劉成笑道:“聖上,還有一個人要隨您一同出去!”
“還有人,是誰?”
“是罪臣!”隨著話音,從劉成身後走出一個仆役打扮的青衣人,卻是楊嗣昌。方才崇禎未曾注意到,現在才看到來人,驚訝的問道:“楊先生,你為何要隨我去那泰西之地?”
“出了這等事,都是罪臣之過,隻有侍奉陛下一生,方得贖罪於萬一!”
“這個!”崇禎一愣,他看到楊嗣昌態度堅決,搖頭歎道:“也罷,那就如此了吧!”
“搖旗!”劉成喝道:“送陛下上車,祝您的下半生幸福安康!”
公元169年十月九日,崇禎皇帝駕崩於乾清宮,臨死前傳位於次子朱慈炯,年號重光,以晉王劉成為太傅,主持國政,史稱護國公。十二年後,重光帝禪位於劉成,明王朝滅亡。
本書結束。
結尾語
終於完結了,這本書大概一共萬字,按照一四千字計算,連載時間也需要55,大約一年半時間,算得上是一場長跑了。對於跟下來的書友,韋伯這裏先感謝了。雖然這不是韋伯第一本完本的,不過還是頗有成就感的。
想必有不少書友會抱怨書沒完本,爛尾雲雲。韋伯隻想提醒一句,這本書的名字是《大明16》,既然崇禎、王承恩、楊嗣昌去了俄羅斯;柳如是、陳子龍被殺,自然這個大明也就不複存在,書自然也就完結了。所以韋伯沒有爛尾,這個是肯定的。
好吧,真正沒寫下去的原因是韋伯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了。因為接下來要寫的就是大規模的近代化、工業化建設,有《臨高啟明》珠玉在前,與其獻醜不如藏拙為妙。很多讀者喜歡把穿越者的建設比為種田,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工業化絕非占據一塊地盤閉門造成就能展起來的。近代化工業化的是建立在大量商品分工和交換的基礎上的,因此工業化從來不可能是偏處一隅的,而必然是處於物流、人流、資金流的高度集中,而為了確保多種要素的自由流動,就必須有強大的暴力打碎舊有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大英帝國的工業革命是建立在羊吃人、西班牙人對美洲的掠奪、克萊武對莫臥兒的征服、黑奴貿易的血汗之上,尤其是不公平的全球經濟新秩序之上的,沒有這些,就算有一千個瓦特和牛頓,工業革命也不可能產生。這本書中劉成做的就是摧毀舊有的體製,既然是摧毀,他的所作所為必然是惡的,但卻是必須的惡,因為大樹下麵不長草,不把舊的樹木砍掉,新生的幼芽就無法生長。到底,就算是穿越者也不過是曆史展的工具罷了。
至於新書,有幾個選擇,不過還沒有定下來,有想想嚐試一下新題材。不過由於工作的緣故,接下來一兩個月會很忙,等忙完了才有時間考慮這方麵。最後韋伯對支持本書的書友們再次感謝,並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