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拚死一戰(1 / 1)

”眾兄弟,我們該出出惡氣了!你們給我拿起銀子!全給我扔進荀府。“

眾兄弟一聽當即打起精神來了,紛紛用盡全力的扔銀子,足有幾千兩小稅銀。荀府很快便下起了銀子雨,銀雨引起了喧鬧,混亂,但很快被平息了。

許久隻見一儀表堂堂的書生打開大門,一覽眾人,見領頭的是一小童,甚是奇怪。

出來拱手一鞠躬問道:”你等在此……意欲何為?“

”隻求見一見荀家之主,有要事相商。“司馬微忙上前搭話,拱手一鞠躬說道。

”……如此請跟我來。“說罷把眾人引進花園,又說道:”來人!“

下人們應是,

眾人皆以為有埋伏,便拔出刀劍來。我說道:”住手,不可失禮。“眾人聽令收回刀劍,警惕周圍。

那書生怒道:”把那個混賬門童給我亂棍打死!“下人們便把那門童擒下,手腳綁起,亂棍敲打起來。

我覺得太過了,正想阻止。司馬微小聲說道:“想必此人已詢問過下人……而執行此家法……我等不便多說。”

隻見那人呼喊著:“主人饒命,公子饒命,再也不敢……”直至被亂棍打破頭顱,腦漿散落一地……

眾人皆喊道:“對付惡奴理該如此!”

我……

那書生平淡無奇的說:“讓各位見笑了,請跟我來。”

眾人被引入大廳,隻見荀緄已席地而坐。

我等眾人拱手施禮,”在下宛城黃智,拜見荀家家主荀緄“

家主上下打量著眾人,見得個個皆氣宇不凡,英姿颯爽,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又死死的盯著我,如虎視耽耽。

“你就黃智?”家主問道。

“正是。”我不卑不亢答道。

“……你等前來,意欲何為?”

“前來收攏荀家,為天下效力。”

“……就憑你那麼個小小的孝廉?憑什麼拉攏荀家!”

“就憑荀家與我等一樣,皆有定國安邦之誌向!而荀家無定國安邦之法,我有之。”

“狂口小兒,定過安邦可不是隨口說說,法從何出,今日你不把話說清楚,你等皆不能走了。”荀家家主屏退下人,隻留書生一人。

如此就是可談了心中一喜。慢慢的說道:”如今大漢王朝已是病入膏肓了,這點相信荀家早已明了。可大漢天子為何聽信於張讓,聽信於十常侍,這點作為漢家的忠臣的你一定十分不解吧。”

此事確實困惱家主多年,荀緄說道:”皇上隻是一時被奸佞蒙蔽,隻需斬殺奸佞清君側,大漢便會回複往日榮光。“書生也點頭……

”哈哈哈!如此大人可大錯特錯了。十常侍等人是殺之不盡的“

荀緄大驚,急忙站了起來問道:”怎會如此?”

“大人可知,朝廷之俸祿皆出自何處?可知朝廷之年稅入可有多少?”

荀緄拱手道:“朝廷俸祿自然是出自國庫,稅入……不足300萬兩。”

“嗬嗬,朝廷田稅年入不足900萬兩,而無災無難的情況下每年支出卻高達1300萬兩,想必大人已經知道國庫的銀子出自何處了吧。”

荀緄站了起來:“你是說十常侍……”

“是的,十常侍雖然強征暴斂,臭名遠揚,可卻幫皇上弄到了銀子。若沒有十常侍,國庫早就空虛,大臣們領不到俸祿,軍人們沒有吃喝……大漢也早就混亂了。”

“你是說十常侍橫征暴斂,為非作歹,非但無過而且還有功咯!”荀緄大怒。

“這是皇上維持大漢朝廷的辦法,這個辦法雖然是飲鴆止渴,可還是有效的。”

”這天下必定大亂,那百姓們還有救麼……“荀緄留下淚來。

”有救!聽令於我,我來指引天下走向正確道路。“

”可有何法……若可行,我荀家一族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好!今之大漢,人口是光武帝時期的10倍,而田地也是光武帝的10倍,稅收反而不到光武帝的三分之一,這足以說明很多人口,田地皆未算進稅收範圍。為何會如此……“

”皆因世家大族是免稅的……“荀家作為世家大族之一自然知道其中奧妙,隻是這個在朝堂之上根本不敢點破,因為點破就是找死。可立誌為天下百姓謀幸福的荀緄,知道自己就站在天下百姓的對立麵還是臉紅了。

”世家大族古而有之,抱團取暖本是人性。作為世家大族皆是幾輩,十幾輩人的累積。若叫大族放棄利益,宛如割肉。可用暴力必然引來天下大亂,這是當今皇上沒法解決的,便交給十常侍了,讓十常侍擔起罪名。”

“難道隻能皇朝更迭,用殺戮來重新洗牌……那必定是屍橫遍野,人間烈獄。”書生一身冷汗說道。

“這是一種辦法,可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這個辦法,每隔幾百年將會輪回一次。”

眾人皆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