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不愁前路無知己(1 / 3)

“今累了,來日方長,改吧!”林建齊看了陳白強一眼,對何嬛笑了笑道。

隨後林建齊一一向眾人握手道別,臨別寒暄的話的都言之有物,令人如沐春風,更難得的是每個人他都沒有叫錯名字,使人對他印象深刻,好感倍生。

陳白強陪著林建齊和眾人告別,與他一同離開,何嬛隨著眾人送到門口,眼瞅著林家的轎車消失,也沒機會向林建齊提起自己那支心愛的金筆,心中氣惱的一跺腳。

九龍柯士甸道7號,林氏公館。

“爺爺,爹哋,媽咪、大哥,大嫂,怎麼還沒休息,在等我?”看了眼牆上的掛鍾,已經晚上十點一刻,酒會後林建齊陪陳白強參加了一個音樂沙龍,又將他送到家才回來,往常這個時候林家眾人早該休息了才對。

“乖仔,跟媽,晚上的酒會不錯吧?快!”陳韶華拉住林建齊的手,將他拖到沙上坐下。

“還好!”林建齊不著痕跡的抽回了右手,看了眼陳韶華身後保姆懷中的嬰兒,麵無表情的敷衍道。

林建齊的親生母親陳韶華又給他生下了一個弟弟,起名為林孝明,臉盤與他的親生父親林建民如出一轍,深受她們的疼愛。

林建齊現在感覺自己就像個外人,他都有些懷疑自己前身不是他們親生的了,長的不像他們就算了,還得不到他們的關愛,而自己現在有了點成功忽然對自己關心起來,市儈的態度令他心生反感。

“何止是不錯,你還沒到家,我朋友的弟弟來電話一個勁誇孝……建齊,今晚香港大半的豪門子弟都會記住你的名字,咱們九龍林家出了個可以即興作歌的‘豪門才子’,才比古時候曹植的七步成詩啊!……”大哥林孝義高興的差點喊錯名字。

林建齊的臉色一僵,客廳中頓時靜了下來,一陣尷尬難言的沉默,林建年瞪了林孝義一眼,暗怪他哪壺不開提哪壺。

七步成詩這個成語顧名思義是指七步之內能完成一詩,比喻此人才思敏捷。但是這個成語還有它的隱喻和典故:南朝宋·劉義慶《世新語·文學》:“文帝嚐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七步詩》後世有人縮寫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林孝義不經意的提出這個典故讓林建齊情何以堪?在場眾人情何以堪?豈不是暗指林建齊是被親人迫害的曹植,諷刺他們不顧念親情,是相煎同根的魏文帝曹丕?

“酒會上吃不好,阿齊一定餓了,我熬的銀耳蓮子湯,清熱健脾胃的!我去取過來大家都喝!”大嫂林王雅笑著起身道。

“謝謝大嫂,不用忙了。”林建齊僵硬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道。

林建齊他對林王雅這位嫂子的印象非常不錯,對方知書達理,人前人後都十分賢惠,令林建齊心生欽佩。

“嗯,建齊做的非常好,要多結交朋友,人脈非常有用的!”老爺子林柏業微笑著插言圓場道,眼睛卻在仔細打量林建齊,卻隻見他一臉平靜的沒有看出什麼,這個過繼出去的孫子城府漸深,越來越讓人看不透了,難道挫折就這麼鍛煉人麼?孝義是不是也需要加一些擔子來磨礪一下?

“你們可別誇我,一驕傲我再做出什麼荒唐事,給你們闖個禍事出來!”感覺氣氛有些尷尬,林建齊半開了個玩笑,尷尬的氛圍融洽了不少。

這次參加酒會,至少林建齊的才華在豪門的圈子當中徹底傳播開來。

時間在林建齊的終日忙碌中過得飛快,一晃半個月過去,中間何嬛曾幾次電話約林建齊出海遊玩或沙龍酒會,不過讓後者以創作為名婉言推掉了,兩個林家都當他是以退為進欲擒故縱,其實他們都不知道何嬛約林建齊,目的是索要紀念價值還遠其本身價值的那支金筆,而林建齊偏偏不給對方這個機會。

《半斤八兩》打破香港電影有史以來的最高票房紀錄,隨後在曰本也掀起一番觀影狂潮,許關傑在歌壇、影壇都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皇巨星。而因為林建齊是《半斤八兩》的編劇,他也隨之在東南亞聲名鵲起,但也有人對劇本的真實作者抱著懷疑態度,質疑他是否有真才實學,林建齊不予回應的反而越低調,每深入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