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命,不敢辭,我就獻上一《故鄉的風景》,代替六伯為祖國,為華夏同胞,為世界各地的華裔子孫拜年。. .”林建齊鄭重的道。
“《故鄉的風景》?好!”邵仁楞拍手道。
台下的掌聲經久不息,林建齊與邵仁楞都是香港人中的楷模,兩人的話都十分提氣。
穿著無袖綢緞旗袍的周彗敏拎著一個白色的密碼箱越眾而出,亭亭款款的走上舞台,打開密碼箱,林建齊伸手從當中取出一大一兩隻陶笛。
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多數是一種源自意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燒製的吹管樂器,不過林建齊這種是經過許多人幫林建齊改良的陶笛,比後世流行的陶笛還有所不同,陶笛一般分為十二孔、六孔陶笛、八孔陶笛,而林建齊這種新型陶笛卻是有七孔。
“林先生,請問一下,你手裏拿著的是什麼樂器?”沈殿霞好奇的問道。
“我手裏拿著的這種樂器是陶笛的一種,陶笛中國出土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笛,距今4多年前,原以為是塤的別種,後經專家組研究確認是古老的陶笛,後來我親手改良,這種氣孔陶笛,因為是在香港改造的,我稱其為‘港笛!’,現在我將用港笛來為大家演奏《故鄉的原風景》,希望大家會喜歡!”林建齊舉著氣孔陶笛道。
普通坐席中的李佳欣一下坐直了身體,林建齊曾經帶她出海數次,就是為了吹奏練習七孔陶笛,時隔多年,今終於拿出來,她可是知道那音樂的美妙。
激蕩的配音之後,一曲悠揚的《故鄉的風景》,被身穿白色中山裝的林建齊吹響,仿佛是一縷久違的海風,仿佛是縈繞於心的一縷鄉愁,訴著不盡的懷戀……對故鄉風景的依戀,實是內心對純美的堅守。
輕嗅這縷海風的味道,將鄉愁與懷念融入血脈。我在這裏,故鄉在那頭。今生隻能眺望,故鄉是再已回不去的青春年少,令人悵然若失,無法按捺歲月流逝的傷感。
台下香港、台灣、新加坡、澳門、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曰本、菲律賓,許多老邁的富豪們渾濁的雙眼流下思鄉的淚水,穿著白色中山裝吹奏陶笛的林建齊的身影,這一刹那深深地銘刻在了每一位華裔人心中。
阿佳妮與蘇菲瑪索四女隻是感覺好聽,但忽然現周圍的很多華裔老人淚流滿麵,攝影師如實抓取了這一幕,添加入大屏幕當中,更是煽情,林建齊中途又加了一段陶笛,才緩緩放下,將陶笛裝入密碼箱中。
台下的掌聲經久不息,電視機前的觀眾都不覺的跟著鼓起掌聲,林建齊不知道,事後國內和台灣許多人都觀看了香港聯歡晚會,這《故鄉的風景》,令不少人流下思鄉的淚水,而因為這《故鄉的風景》,令全世界許多華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回到祖國支援經濟建設,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有請所有獲獎嘉賓,有請所有晚會的演出者上台,大家合唱《明會更好》!”曾誌韋大喊道。
女)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
(男)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獨的轉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