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出山(1 / 2)

身為一個龐大國家的君主,宛烈皇帝風寰照雖然享受著旁人無法企及的榮華富貴,但也有不少煩惱。已過了知天命年齡的他仍然沒有確立太子,為了此事,朝野內外議論紛紛,後宮嬪妃也老是在他的耳邊吹風,讓他焦躁不已。

如論出身,太子之位非五皇子風無照莫屬,他的母親貴為皇後,母儀天下,母舅也掌握了朝中的不小勢力,自己百年之後,太子順利登基也不是什麼難事,但皇帝忌憚的也就是這一點,外戚專權的後果曆朝曆代屢有發生,況且皇後的脾氣一向陰狠,自己身後的這些嬪妃兒女,說不定會被掌握大權的她誅戮殆盡。作為守成之君,他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因此五皇子不是最好的選擇。

如論才華,太子之位則應該歸屬於三皇子風無言,他三歲能吟詩,五歲能作文,十歲就能對縱議國事,見識不凡,文武百官無不交口稱讚。如今,年已十九歲的他已經可以展翅高飛,羽翼下更是托庇了不少希望進身的官員。而作為皇帝的自己並不希望有生之年,一個皇子的鋒芒如此奪目,須知功高蓋主,帝王之家無父子啊!

如論偏愛,則要算十一皇子風無惜了,他的母親瑜貴妃不僅身份貴重,而且風華絕代,如果不是皇後沒有明顯的失德之處,娘家又掌握了大權,她早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取而代之。十一皇子自幼承歡膝下,深得他的喜愛,但是皇帝明白,一個十歲的孩子無法得到大臣的認同,就算勉強立為太子,幼主也可能遭人蒙蔽,並非佳策。

他的兒子還遠不止提到的這些,除掉早逝的大皇子和十皇子,還有二皇子、四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九皇子和十二皇子。每個皇子身後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勢力,當然,二皇子的母親出身微賤,無法服眾,因此很早就退出了皇位爭奪;六皇子一向醉心於書籍,隻知道交往文士,應該沒有圖謀天下的雄心;而七皇子……想到這裏,皇帝的心就不禁一痛,那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他那張蒼白的臉,老是在自己的夢中出現,可是,他實在不想麵對那種無法醫治的絕望,因此很少去看他。現在,自己的兒子實在太多了,難道真的要讓他們拚個你死我活?

皇帝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位方外之交明方真人,他怎麼沒想起這個人。想當初,自己病魔纏身的時候,正是這個仙風道骨的人給了他再一次生命,為什麼不能再次借助他的力量?淩雲皇朝向來篤信道教,護國法師就有多位,冊封的各式真人更是不計其數,其中不乏有道之士,皇帝把立儲大事托付給道人也是不足為奇。當初顯烈皇帝風清諭就是請一位傳說中活了三百年的活神仙幫他鑒別了自己的三位皇子,最後才決定了立幼子為儲,當然,那位活神仙並沒有得到什麼好下場,皇帝禦賜了他“長生藥”,這位一向身體硬朗的老人就這麼溘然長逝。當然,外界從來沒有得到過關於此類事件的任何消息,隻有皇室秘錄中記載了一筆。

身在風華宮的風無痕並不知道自己的父皇正在考慮什麼,這些天來,他天天讓紅如給他講解宮中的各種人事,借此獲得今後的指示。原先的風無痕由於常年臥病在床,並沒有一位老師天天教導,隻有皇帝在一次心血來潮時派了幾個年輕翰林不時來為他講解一些經史。而現在的風無痕,盡管剛剛適應這裏隻有短短半個月,但剛轉變時的迷茫已經完全不見了,臉上已經赫然有了皇帝年輕時的影子,眉宇間隱約露出的堅定和陰霾讓他宮中所有下人不敢違抗。憑借著皇子的身份,他遣人從藏書閣借來了各式史書,想要從中找出今後要走的路,然而很遺憾,他隻是十三歲的少年,沒有專門老師教導的他根本無法理解這些包含著興衰存亡和陰謀詭計的書籍,但他仍然堅持不懈地尋找著,時間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

落英山中一間簡陋的茅屋前,明方真人看著手中的請柬,眉頭皺成了一個大疙瘩,自從多年前救治過病重的皇帝後,他刻意地和朝廷保持疏遠,沒想到最後還是躲不過這一關。仰天長歎了一口氣,他望著那幾個心愛的弟子,心中是說不出來的蕭索,卻摻雜著幾分企盼。不久前的那一幕,早就為他的道心帶來了波瀾,既然如此,那就不如一試吧。